简论创造社的诗歌翻译
[Abstract]:The discussion of translation poetry in the context of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Based on the publication created by the creation Socie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rise of the poetry translation craze of the creation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quantity and country of translation, and the form of poet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ve poetry transl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universal" literary color, translators' team and poetry translation thought, and thus highligh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ed poe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oetry.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五四译诗对早期中国新诗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07JC751005,项目主持人:熊辉)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I206.6;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卫国,魏建;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论争的缘起[J];德州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灿;翻译批评:从印象到科学——浅谈翻译批评的科学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高路,高远;“黄花”=“yellow flowers”?——从一例中诗英译看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必要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陈友良;;留英学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5 张德让,翟红梅;论译语文化与文本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张锦兰,张德让;译语文化与译作的变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雷晓彤;“京味”:近代北京小说家的探索[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8 张惠民;我国早期科技学术期刊的传播学思想研究[J];编辑学报;2005年02期
9 周庆杰;武术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周庆杰,孟涛;理之大成 拳之规范——清代王宗岳《太极拳论》一文评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论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中国文化书写[D];暨南大学;2001年
2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黄林;晚清新政时期出版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绍祥;西方汉学界的“公敌”——英国汉学家翟理斯(1845—1935)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6 王林;论田汉的戏剧译介与艺术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7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白文刚;清末新政时期的意识形态控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0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莹莹;[D];郑州大学;2000年
2 彭春华;晚清政治法律著作汉译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3 Jiang Zhongjie;[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1年
4 李琪;审美心理与小说翻译[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5 孙红梅;文化差异与翻译[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心莲;理解抑或误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林波;唐诗中典故的英译[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麻晓晴;论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矛盾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易芳;初探文学翻译的变异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付丽;鲁迅、林语堂翻译思想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占斌;陈海伦;;文学翻译文本的选择——从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关于翻译的争论谈起[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2 蔡震;论创造社的“方向转换”[J];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3 熊辉;;五四新文化语境与《新青年》的译诗[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4 韩石山;“新某生体”之辩[J];文学自由谈;1998年03期
5 张国栋;新文学开拓者群体的功能[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6 亦然;评《创造与选择──论前期创造社的文化艺术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1996年03期
7 施蛰存;;鲁拜柔巴依怒湃[J];读书;1991年10期
8 栾梅健;中国新文学的理性原则与人文精神[J];文学评论;1997年06期
9 旷新年;文学的重新定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03期
10 蔡春华 ,聂伟;当代多元语境下的跨文化交融——美国中国比较文学学会2001年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林希;普罗文学:珍贵的文学遗产[N];文艺报;2006年
2 杨剑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收获[N];文艺报;2001年
3 周宪新;周扬文艺观评述[N];益阳日报;2005年
4 刘可;艺术火柴很火[N];深圳特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银辉;穿越“晦霾”走向新生[D];河南大学;2012年
2 袁丽梅;语境·译者·译文[D];复旦大学;2012年
3 刘雄平;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1928-1936)[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印晓红;文学社团之翻译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严晓英;郭沫若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淑芳;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与鲁迅的文艺观[D];中南大学;2007年
4 沈静;卢卡奇对胡风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与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07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07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