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三畏对《聊斋志异》的译介
[Abstract]:Wei Sanshang was one of the first Western sinologists to introduce the translation of Liaozhai Zhi Yi to the English world. In 1842, 1848 and 1849, he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nearly 20 stories of Liaozhai Zhi Yi, respectively. Because of the great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General Theory and the China Cong newspaper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his trans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semination and acceptance of Liaozhai Zhi Yi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作者单位】: 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聊斋志异》英译研究”(11CYY008)
【分类号】:H315.9;I0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田耀;魏文静;;论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的汉学研究[J];沧桑;2014年02期
2 李海军;彭劲松;;《四书五经》在英语世界的首次译介[J];社会科学家;2014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曾祺;;汪曾祺新笔记小说三篇[J];上海文学;1992年01期
2 ;新“聊斋志异”鳝[J];税收与社会;1995年04期
3 刘进军;业深覃思 虑周藻密——评《聊斋志异艺术研究》[J];蒲松龄研究;1997年03期
4 SEVEN;;拷问爱情[J];半岛新生活;2008年19期
5 袁婷;;《聊斋志异》中的“花”与“采花”之人[J];文教资料;2010年18期
6 郝延霖;《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孙一珍;;论《聊斋志异》中的封建官僚形象[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6期
8 古月;论《聊斋志异》的商贾形象[J];甘肃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9 弦声;;“神龙见首不见尾”——读《聊斋志异·侠女》札记[J];河南图书馆学刊;1989年04期
10 袁世硕;;《聊斋》志怪艺术新质论略[J];文史哲;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林晓;;浅析《柳崖外编》对《聊斋志异》的艺术传承[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林润宣;;《聊斋志异》简论[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3 王立;;《聊斋志异》中动物报恩故事的佛经文献溯源[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4 李孔铸;;同性恋、异性恋、自恋及道德颠覆——《聊斋志异·封三娘》解读及其他[A];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3年
5 王绍祥;;翟理斯与英译《聊斋志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绪兰;岳巍;;阿列克谢耶夫对《聊斋志异》中形象性词语的翻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7 段启明;;揭开“法轮功”邪教的画皮[A];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八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曾宪祝;;评《才子杜诗解》——兼论明末清初“异端”文学的新发展[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9 江建文;;论文艺的理性本质与情感本质[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10 李绪兰;岳巍;;阿列克谢耶夫的聊斋小说人名俄译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平原;聊斋志异[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2 陈平原;聊斋志异[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3 ;听《聊斋》专家“谈鬼说狐”[N];中国邮政报;2005年
4 莹莹;马瑞芳校勘并点评《聊斋志异》[N];文艺报;2007年
5 张婧;女性自主意识的崛起[N];吉林日报;2005年
6 通讯员 查树红 记者 王绍雄;江西婺源发现《〈聊斋志异〉跋》[N];光明日报;2002年
7 ;四十年《画皮》 四百年《聊斋》[N];中国电影报;2008年
8 安葵;有价值的个案研究[N];文艺报;2006年
9 马瑞芳;邓小平与《聊斋志异》[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郑丽虹;写鬼写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N];深圳特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岩志;《聊斋志异》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7年
2 韩田鹿;书生的白日梦[D];河北大学;2005年
3 黄洽;《聊斋志异》与宗教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4 曲金燕;清代文言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张伟丽;《阅微草堂笔记》之宗教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冯阳;明清小说中的“梦”“异”现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唐瑛;宋代文言小说异类姻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李丽丹;18-20世纪中国异类婚恋故事的叙事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胡海义;科举文化与明清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斌;论蒲松龄的佛学观及其在《聊斋志异》中的体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郇彦宁;狰狞外貌后的俗世情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四妮;《聊斋志异》之冯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王世元;《聊斋志异》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李昶;《聊斋志异》之伦理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高莉;《聊斋志异》中的“官场现形记”[D];青岛大学;2007年
7 辛明玉;悠悠侠义魂 谆谆劝世心——论《聊斋志异》的侠义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申朝晖;《聊斋志异》叙事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士钦;《聊斋志异》与其后的传奇小说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石李锋;《聊斋志异》的叙事模式[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07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07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