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散文翻译中“韵味”再现的层次性

发布时间:2018-09-16 21:24
【摘要】:散文是一种"韵味"隽永的文学体裁,但英汉语互译中再现原文"韵味"并非易事。依据刘宓庆先生提出的文学作品审美的四个层次,即基本语义层、整体美信息层、技术信息层、社会文化信息层,采取译例分析和译例比较等方法评析朱纯深先生《荷塘月色》译文"Moon 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探究译文是如何在这四个层面上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韵味的。
[Abstract]:Prose is a meaningful literary genre, but it is not easy to reproduce the prosody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our levels of literary aesthetics proposed by Liu Miqing, namely, the basic semantic level, the overall beauty information layer, the technical information layer,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layer, By means of case analysis and case comparison, this paper comments on the translation "Moon 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of Mr. Zhu Chunshen's Moonlight in the Lotus Pool, and probes into how the translated text can reproduce the original charm to the maximum extent from these four levels.
【作者单位】: 黄山学院外语系;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2008jqw125)
【分类号】:I046;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玉兰;;论散文翻译中审美效果的艺术再现——以《荷塘月色》的英译为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李智;情融意境 神形逼现——析朱纯深先生译文《荷塘月色》[J];中国翻译;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虞莉;;商品品牌名称的语义分析与翻译[J];鄂州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郭富强;中西方语言哲学对比分析及其启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徐美娥;;电影片名汉译音韵美赏析[J];电影文学;2008年20期

4 刘金龙;刘晓民;;一部开拓古诗英译美学研究新境界的力作——评顾正阳教授新著《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叶红卫;刘金龙;;品味翻译之至美——读毛荣贵教授的《翻译美学》[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6 骆贤凤;翻译文化管窥[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任文利;;翻译改写中的民族情感介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谢晓敏;;思维方式在英汉语言表达上的折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戴艳云;;论《红楼梦》中模糊人物意象美在杨译本中的再现[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张璐;;后现代主义小说翻译中的异化与消解[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玮;;从翻译美学角度看《诗经》译本的形美传递[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峥;;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归化和异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于应机;;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本质与特点浅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陆刚;;汉语连珠四字结构与英语避虚就实的特点[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平;文化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颖;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D];河南大学;2009年

3 吴钧;论中国译介之魂[D];山东大学;2008年

4 吴(燕日);翻译相异性[D];暨南大学;2006年

5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傅昌萍;模糊化思维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李龙泉;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借鉴与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杨全红;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杨雪;多元调和:张爱玲翻译作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王祥玉;汉英句型翻译的认知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书魁;译者主体性与赵元任汉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D];江苏大学;2009年

2 郑丽莉;郭沫若诗歌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亢志勇;文学翻译中译者审美主体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任霞;《飘》的两个中译本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红玉;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朦胧”在英译中的传递[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褚松涵;论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译本乡土色彩的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潇潇;肯尼斯·雷克斯罗思与杜甫:从翻译到创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菊;《岁月的泡沫》三个中译本中维昂式风格的传译[D];厦门大学;2008年

9 戴菁;从翻译本质看译者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袁翔华;翻译中文化受众的抵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纯深,朱自清;从文体学和话语分析看《荷塘月色》的美学意义[J];名作欣赏;1994年04期

2 胡安江;文本的意义空白与不确定性——兼谈文学翻译的审美效果[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冯文坤;舞者,还是舞?——论女性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段自力;翻译批评的社会文化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刘士聪;讲评:文贵简[J];中国翻译;2000年02期

6 刘士聪;散文的“情韵”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启胜;《荷塘月色》的细节美[J];语文建设;2005年03期

2 邓杰;人·自然·意境——《荷塘月色》的美学探讨[J];抚州师专学报;1988年02期

3 翁金;真与美:感受《荷塘月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方序,陆艳;谈《荷塘月色》的情感指向[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贾凤格;浅谈《荷塘月色》的感情美[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李业才;也谈《荷塘月色》中的“愁”[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刘青;一杯甘甜、醇香的美酒——赏析《荷塘月色》[J];美与时代;2004年09期

8 陈扬;漫谈《荷塘月色》[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00期

9 姜瑞祝;浅析《荷塘月色》的语言特色[J];职教论坛;2003年22期

10 祖存基;从《荷塘月色》谈想象的条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焕;;实行课后开放 加强随文阅读[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秀峰 徐迟;让《荷塘月色》更美丽[N];电脑报;2004年

2 ;教师要“研究型备课”[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林建强;别让多媒体弄“伤”学生大脑[N];协商新报;2005年

4 视点记者 曹建文 本期策划 韩秀琪 徐可;“经典颠覆”的隐忧[N];光明日报;2005年

5 彭学明;迷路的中国散文[N];文学报;2008年

6 天水市秦州区平南中学 王满良;写作中词语的妙用[N];甘肃日报;2009年

7 陆剑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堪忧[N];衡阳日报;2005年

8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附中 叶月香;“新精讲”让学习别有洞天[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提供 本报记者 张贵勇 整理;用经典塑造下一代美好的心灵[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记者 赵承;依依深情系三川[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超;散文翻译中语言形式的重要意义[D];浙江大学;2002年

2 张千里;风格与审美——英语散文翻译初探[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3 杨龙;英语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与审美[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陈玉玲;中国现代散文英译中的主位转换[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李静;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文学散文翻译中的适用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小仙;篇章翻译中的语境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7 汪浩;《培根论说文集》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D];四川大学;2004年

8 刘秋根;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陈述[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劲松;用语义语用结合的方法研究翻译[D];四川大学;2002年

10 蒋德均;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艺术美[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44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44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5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