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恶之花绽放的理由——试论波德莱尔的审丑思想

发布时间:2018-09-19 08:25
【摘要】:波德莱尔执着于描写赤裸裸的丑恶,从中发掘出特殊的美。丑恶的现象从进入诗歌到成为审丑对象有其必然性。追求唯美必然排斥道德目的,丑恶的现象得以冠冕堂皇地进入艺术;现实本质上的丑恶及其发现,强化了艺术表现丑恶的合法性;而通过象征则从"恶"中升华出了美的"花"。
[Abstract]:Baudelaire persists in describing naked ugliness and discovers special beauty from it. It is inevitable for ugliness to enter poetry and become the object of ugliness judgment. Law, and through symbolism, the "flower" of beauty rose from "evil".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流动站;天津外国语学院汉学院;
【分类号】:I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胡友峰,岳介先;美学研究的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刘欢萍;;古典诗词中的鹦鹉意象及其文化内蕴探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黄静;穆时英现代都市小说的意象世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文曼;;“为艺术而生活”——唯美主义的生活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7 姜春;;从现代视野看王尔德艺术人生的达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8 孔凡娟;;恶与美的交锋——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观念及其在创作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成海鹰;;波德莱尔笔下的城市巴黎、都市情感和体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10 代丽君;;借良药以拯世人,求新声于审美——浅谈审美救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尹霄;乔治·鲁奥的叙事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饶建华;东山魁夷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何畅;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凡凡;王尔德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苏健;李白诗歌意象的概念整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7 漆晓雯;世纪末的“恶魔”[D];苏州大学;2010年

8 姚会涛;《红楼梦》情本思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悟岩;优雅的反叛[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敖丽芳;“美”的语义分析与文化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学锦;;评《恶之花》[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2 陈蕊;;恶中的超越——《恶之花》中的宗教情怀[J];山花;2009年04期

3 潘加钦;论《恶之花》的美学意蕴[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潘道正;;波德莱尔美学现代性的审丑之维[J];兰州学刊;2010年05期

5 黄飚;;《恶之花》的创作方法与波德莱尔的诗歌理论[J];中文自学指导;1994年10期

6 付江涛;;浅析波德莱尔的应和之美[J];名作欣赏;2009年30期

7 杜青钢;;《恶之花》赏析[J];法国研究;1988年03期

8 徐和瑾;褒贬不一的《美》[J];法语学习;1997年05期

9 李娟;;论闻一多《死水》对波德莱尔象征主义艺术的继承和发展[J];青年文学家;2009年19期

10 郭宏安;;《恶之花》:按本来面目描绘罪恶[J];法国研究;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珏;;不容忽视的写作视角----审丑[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薇;;用最少的翅膀飞翔——读邰筐的城市诗[A];邰筐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夏康达;;一朵“恶之花”——评《雪色花》[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4 张墨研;;诗人的春天在中国——中法诗歌现状座谈会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五辑)[C];2008年

5 关开澄;;科技期刊:“量和单位”编校标准化“审丑”[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文集2008年第1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2次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拥军;;重提现代性:当代艺术的标准质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莹;;浓墨书写的疏削淡影——邰筐诗歌简论[A];邰筐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侠;;都市书写:现代生存与焦虑的晴雨表(提纲)[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赖煌;;经验的新质:吁求审美意识的敞开——以和“5·12”有关的诗歌现象为例[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剑男访谈录[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助昌;惊艳“恶之花”[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张清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想象“恶之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杭州 媒体人 杨新元;“恶之花”的后果[N];光明日报;2011年

4 华阳;审丑为何不疲劳[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王菲宇;灵魂深处的恶之花[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6 肖国忠;抵制恶俗炒作须除“审丑”趣味[N];光明日报;2011年

7 韩浩月;“坚持看还珠”并非审丑心理[N];工人日报;2011年

8 乔燕冰;为什么如此流行“审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傅建安;非常年代“恶之花”[N];文艺报;2009年

10 胡不归;制度建设应避免催发人性的恶之花[N];证券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雅;波德莱尔与中国新诗[D];武汉大学;2011年

2 秦艳贞;朦胧诗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杨云萍;审美与审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姚晓萍;境界与精神[D];浙江大学;2012年

5 高蔚;“纯诗”及其中国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齐磊;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D];山东大学;2007年

7 陈粤;解构与“误差”[D];吉林大学;2008年

8 刘晖;从单柄眼镜到戒尺——论圣伯夫的批评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陈卫华;论西方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希米亚精神[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初金一;俄国文学视野中的波德莱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刘雅;丑在感性绵延中的纠缠[D];西北大学;2009年

3 李琦;丑·审丑·丑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钟芳倩;新时期女性小说审丑现象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5 苑红章;《恶之花》的图像艺术[D];青岛大学;2007年

6 邵芹;波德莱尔诗歌中的“城市景观”及现代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苏丹;遮蔽与重现[D];南昌大学;2008年

8 何永波;审丑:《围城》的艺术世界[D];延边大学;2002年

9 李广琼;审美与审丑的双重变奏[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晓男;西方美学精神现代转型视野中的波德莱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49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49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2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