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实践美学的文学本体论——兼答对实践本体论的诘难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长平;;给实践美学以更兴盛的生命力——张玉能美学思想的最新拓进[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宋杨;;文学与人的生命存在[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3 赵志浩;;从人的需要看文化的诞生[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张玉能;;实践的建构功能与文学艺术[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谢名家;;文化产业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08期
6 陈欣;;直面时代 坚守传统[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7 杨春时;;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8 凌晨;;“审美意识形态”中的历史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曾军;;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文化生产问题——对贾斯汀·奥康诺《艺术、产业和现代化》的回应[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10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J];诗刊;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赞梅;;实践本体论与实践美学——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美学转型[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平凡;王素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大事记(下)——郑振铎、何其芳领导时期的文学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年第2期(总第201期)[C];2011年
3 王平凡;王素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大事记(中)——郑振铎、何其芳领导时期的文学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4 黄柯;;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集[C];1982年
5 胡鹏林;;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审美话语方式[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孟繁华;;终结与开始——《共和国文学50年·结语》[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5)[C];1999年
7 李建军;;文学之病与超越之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8 黄平;;“文本”与“人”的歧途——“新批评”与八十年代“文学本体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9 荀春荣;;第十二讲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坚持文学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10 俞北平;;“一般”的表述与‘特殊性'的确定[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建平;论文学史书写中的双向互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记者 李天然;大型文学艺术主题月活动落下帷幕[N];大连日报;2008年
3 ;焦作市第五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N];焦作日报;2008年
4 记者 咏梅;纪念改革开放30年文学艺术研讨会举行[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5 记者 杨斌鹄 实习生 宋春燕;西安设文学艺术最高奖[N];西安日报;2009年
6 记者 陈红卫;市委市政府出台繁荣和发展文学艺术事业的意见[N];商洛日报;2009年
7 本报评论员;让文学艺术之花盛开巴渝大地[N];重庆日报;2009年
8 魏晓文;陕西文学艺术研究所成立[N];文学报;2009年
9 记者 庄电一;宁夏文学艺术喜获丰收[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曾巧巧;迎接冶金文学艺术发展的新高潮[N];中国冶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郭明哲;行动者网络理论(ANT)[D];复旦大学;2008年
3 冷树青;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系统哲学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石长平;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金立群;媚俗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性碎片呈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荣跃明;文化生产论纲[D];复旦大学;2009年
7 陈尚荣;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成竹;论马克思“人的存在的现象学”[D];山东大学;2009年
9 张彭松;社会乌托邦理论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10 陈定家;论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芳;二维视野中的蒋孔阳美学[D];南昌大学;2007年
2 张丽英;实践本体论批判[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叶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新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冰;当代中国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逻辑进程[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庆波;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赵,
本文编号:2251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5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