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视点与主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民族大学》 2008年
观念与范式
赵忠臣
【摘要】: 十七年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初创期和黄金期。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也是中国十七年影坛瑰丽的奇葩。它既是当时主流电影在空间上的补充,也是主流电影在风格样式上的开拓。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为十七年电影中诞生的新的一族,必然有着与主流电影异构同质的内容。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有以下类型特征: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它的民族题材与政治意识形态共谋,从而有着独特的叙事策略;从符号学视角关注,它有着自己的外部形式元素和自身的表现意义和阐释意义;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有着少数民族的民俗事项、情感取向、价值理念等,电影中表现更多的是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缝合与间离。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繁荣有艺术自身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创作道路如何走的更好,是我们每一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90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二仕;爱情的意象与民族电影的萌芽[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李奕明;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视点与主题[J];电影创作;1997年01期
3 郑君里;刘瓊;赵丹;徐韬;葛鑫;瞿白音;;炉边夜话[J];中国电影;1957年01期
4 刘宾;;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创作中的几个问题[J];电影艺术;1979年05期
5 潘若简;;十七年新中国电影的辉煌与惨淡[J];电影艺术;1993年06期
6 杨宣华;;雷振邦:只有山歌敬亲人[J];电影艺术;2007年06期
7 力小鲲,张秀兰;民族题材电影的浅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范秀娟;;少数民族民歌研究的艺术人类学意义[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陈金文;;壮族《七牛山》传说的文化价值[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10 刘骥鹏;“两棵树”意象的置换变形——《致橡树》原型寻踪[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传友;;时间间距:意义的创生之渠——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方兵;;史蕴诗文之心——钱钟书《左传》研究发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李成玉;;符号中的艺术——简析卡西尔《人论》中的艺术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潘啸龙;朱瑛;;潘岳人品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王娟萍;;西方电影中的隐喻修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赵春霞;;试比较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与雕塑作品的存在方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8 王丽;;被诅咒的家族——论尤金·奥尼尔家族的悲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9 林芳;荣吉;;论戏剧艺术中的独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10 李岩;;关于“经典问题”的几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群;;历史的“观念”、“叙述”及其他——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俞吾金;;G.A·柯亨的功能解释理论批判——兼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决定论的新形式[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金瑶梅;;试论阿尔都塞后期自我反思的三大缘起[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4 李龙;;文学理论的“问题性”:语境和方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陈粤;;略论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理论语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干成俊;;意识形态辩证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解读[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7 张进;;活态文化及其对文艺学的挑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8 泓峻;;文学对语言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文学价值论研究维度[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9 陈学广;;从语际翻译看文学语言的特性——也谈诗的可译与不可译[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10 王南湜;;历史行动或改变世界的哲学何以可能——从后马克思主义回归马克思[A];实践哲学的使命——首届“汉语学界实践哲学论坛”发言文稿[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8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5 许丽;论新时期我国社会历史批评的转型[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庆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明;荒诞极处见真实[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韦继丰;现代性视野中的打工诗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蔡园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少数民族电影的叙事学研究(1990-1999)[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许莹莹;侗族风雨桥的生态审美意蕴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杰;华夏边缘与“现代性” 一九二九年的西番调查[J];读书;2005年06期
2 黄耀萍;壮歌和歌圩:地为琴键心为弦[J];中国民族;2001年03期
3 帕特里克·富尔赖 ,李二仕;爱情的意识形态:电影与文化[J];世界电影;2003年06期
4 彭兆荣;珍视“乡土知识”与“民间智慧”[J];神州学人;1998年04期
5 郑元者;“本土化的现代性追求:中国艺术人类学导论”述要[J];文艺研究;2004年04期
6 张进侯,袁国友;论民族题材电影的精品之路[J];云南学术探索;1997年01期
7 樊祖荫;多声部民歌研究四十年[J];中国音乐;1993年01期
8 樊祖荫;壮侗语族与藏缅语族诸民族中的多声部民歌之比较[J];中国音乐;1994年01期
9 管建华;文化研究与音乐人类学[J];中国音乐;2001年02期
10 刘惠卿;;祭祀祖先和以性娱神——《周颂》、《九歌》祭祀诗两极现象的文化考察[J];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志湘;;谈少数民族题材戏曲创作[J];民族艺术;1988年04期
2 李晋有;写在“骏马奖”颁奖之际[J];中国电视;1999年03期
3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获奖主要情况(按影片出品年代为序)[J];中国民族;2001年12期
4 郁文;;论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困境与出路[J];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5 王维超;;少数民族电视艺术随想录[J];现代传播;1988年04期
6 李超;;值得庆贺的丰收——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创作评奖颁奖暨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民族艺术;1989年04期
7 魏建华;;不该被电影忽视的“角落”[J];电影评介;1982年07期
8 张扬;;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评奖胜利结束[J];民族艺术;1989年04期
9 凯·卡尔逊 ,孙雨;评《危险的关系》[J];世界电影;1992年04期
10 曹雨煤;重视民族题材 培养民族作家[J];剧本;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谛;胡志刚;;走在历史拐点上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写在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诞生60周年[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杨鹏;;“十七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基于电影社会学的视角[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饶曙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念·策略·战略[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刘玉苓;;怀念鱼闻诗[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〇一一年)[C];2011年
5 聂乾先;;在悖论中前行——云南民族舞蹈的立足点和发展链[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6 张珊珊;;新时期黑龙江戏剧创作二十年概说[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谱忠;[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记者 晋美南杰;[N];青海日报;2009年
3 王宏伟;[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尹鸿;[N];光明日报;2009年
5 郭学勤;[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吴艳;[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谭雅竹 黄华;[N];云南日报;2009年
8 张亚萌;[N];中国艺术报;2009年
9 ;[N];青海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陈丰;[N];新疆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爱华;意识形态·民族·民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牛乐;高海拔的力量[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3 王宏伟;藏族主题美术创作与当代国家形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亚楠;新疆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地域性特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杨妮娜;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艺术魅力[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3 马娴;21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郑梦菲;贵州少数民族题材油画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2年
5 阿古达木;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6 黄海娟;探讨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中的“三性”原则[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段会玲;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9 陈静;云南镜像[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昱卉;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冲突再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视点与主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7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7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