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材的编撰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7 08:38

  本文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材的编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规划 >>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材的编撰研究


内容 摘要: 高校公共 艺术 教材建设是艺术课程整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程建设的每一 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互相制约的??课程教材的建设是艺术教师上好公共艺术 理论 课的基础保障, 也是公共艺术 教育 向外拓展技能实践环节的依据, 艺术课程教材从宏 观规划到具体编写的步骤实施,最终编撰出适应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建设与 发展 的 具有 时代 特色的一系列教材。 关

键 词:公共艺术 教材编撰 统筹 自主 革新 框架 走势 在全国各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知上,很多人都能说出它的重要性,但在 具体行动实施上可谓参差有别,一般来说,理论 研究 型名牌大学和普通教学实践型高校就 有着客观的不同层面的划分, 这种划分往往是根据名高校触及学术前沿而起到领头雁的作用, 或对教育形势的走势敏感而捷足先登,公共艺术教育在这样大的前提下似乎也不例外。然而 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的建设甚至包括名牌大学的局面也存在凌乱、 深浅不一和各自为政、 不尽如意的现实状态,名高校如此,普通高校渐次递减,职业技术学院的层面几乎就谈不到 公共艺术课程教材的建设了。 当前公共艺术教育处在全面探索和全面启动建设的 历史 时期, 公共艺术教材建设是公共艺术教育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教材的建设 进行慎重思考和仔细的研究。 对于教材的定义一般为: “泛指教师用于教学的所有材料。 包括教学大纲、讲授提纲、教科书、教学 参考 书、指定的书目等。 ”除此,与大学公共艺术 教学相匹配的“声乐” “器乐” “美术” “书法”的技法类书籍以及影视类、舞蹈类等书籍均属 高校公共艺术教材范畴,以下的课程教材编撰研究着重以欣赏理论教科书为研究对象。 一、编撰公共艺术教材的基础因素 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整体建设制约教材的编写 高校公共艺术教材建设是艺术课程整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间都 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互相制约的。公共艺术课程教材与课程设置需要同步建设,建设好 课程教材是艺术教师上好理论课的基础保障,也是公共艺术教育向外拓展技能实践环节的依 据,即便是艺术门类之间也都是关联、协调、照应、理顺的关系,所以公共艺术教育教材建 设是受着课程建设整体发展状况制约的。反之,如果教材建设以外的建设环节没有受到足够 的重视,或者都处在半成品状态,而公共艺术课程教材的建设成为一枝独秀、异军突起是不 容易做到的,所以它现有状态与每个环节建设冷暖共尝似乎符合现实的逻辑 规律 。当前各 高校公共艺术教材的建设处在好与差并存、精与粗并存、充实与残缺并存的局面。例如有的 高校公共艺术教师在某一个艺术门类方面的教学实力突出,编写的教材也相对好一些或者至 少是有教材的;反之有的高校艺术教师的教学实力相对薄弱,教材的编写也跟不上来,或者 随机性的使用选购教材,致使各艺术门类之间的教材系统上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现状。所以公 共艺术课程教材的建设应该将其熔铸于公共艺术教育主管部门的教材建设纲领统筹之中,进 而使公共艺术教育建设的各个环节能够协调的同步发展。 2.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艺 术素质现状确立教材编写方向 我国在校的大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的都市、 乡村, 他们在 入学前的艺术教育参差不齐,有很多欠发达地区的 农村 学生入学前根本就没有艺术教育, 即便是最发达的都市学生,他们在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水平也不平衡。尽管国家的教育法 规和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对中小学的艺术( 音乐 、美术)教育作了明确规定,但因我国 长期以来重理轻文的教育导向,使得人们将中小学阶段应该享有同等教育的“通识”学科人 为地分出等次,视音体美为“等外公民” ,称之为“小三门” ,艺术教育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 从小学、 中学到大学的循序渐进不间断地连续下来, 造成他们到大学阶段的参差不齐或断档。 对于那些根本没有进行过系统基础艺术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教材编写存在很大难度,编写的 太浅,他们毕竟是有一定知识深度的大学生,编的深了,又会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为 艺术毕竟不是光靠理论说教能学会的,所以教材的编写一定要考虑到大学生的现有艺术基础 状况,编写出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践指导,适合 中国 大学生艺术教育 国情的系列教材。 3.艺术课程教材的编写与课程结构设置 从某种意义上讲, 艺术课程结构的安排直接 影响 教材结构的编写。对公共艺术教育而言,课程的结构设置如

在纯粹的欣赏理论层面,就会距离艺术教育的目标太远,因为只停留在欣赏理论层面,,会造 成艺术教育的单一性、片面性和走上枯燥乏味的不符合艺术教育的歧路,这种艺术教育也是 脱节的、浅表的、不完善的,对大学生艺术人格的养成毫无作用,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可能还 是和原来一样没有什么改变。因为我们的公共艺术教育真正的目的不是让这些大学生只会背 诵一些画家、 音乐家的名字或知道几个名曲、 名画, 而是通过 学习 去真正理解艺术的真谛、 感悟艺术的内涵、体验艺术的魅力,进而养成高尚的艺术人格,为其所学专业作为潜质的辅 助,只有更深更近地接触艺术,才会让大学生心灵世界发生变化。 因此,欣赏理论课和 技能实践课只有相互结合、内外渗透、侧重适度才是一条最佳的选择途径。欣赏理论课定位 于课堂选修且人人必选 (将来的发展趋势应是必修) 是所有非专业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总趋势。 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实践环节设置在囊括四大门类艺术的艺术团、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作为 吸收艺术特长生和广大艺术爱好者进行技能实践的载体是最佳的选择。于是,既有欣赏又有 理论, 既有实践又有艺术活动, 这是所有高校进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总体方案。 由是, 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教材编写的侧重也就明确了。当然参与技能实践活动的学生客观地在理 论基础上外延到技能实践,尽管无法和专业相比,但是这部分学生总算是进行了相对完整的 艺术教育,而那些只是单一进行欣赏理论选修的学生可能就缺少对艺术实践的亲身体验所带 来的感受。 这样参差不齐的艺术教育是我国长期教育体制下势必 自然 形成的艺术教育的 “地 形地貌” , 也是很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非专业艺术教育的国情, 是一个长期以来 “重 科技 , 轻人文”功利思想教育的后遗症,要赶上欧美高校艺术教育只是一个期盼。 4.在 统一的公共艺术教育大纲下编写教材 明确了这样大的公共艺术教育基本构架, 音乐、 舞 蹈、美术、戏剧这四大门类艺术课程教材还要在一个大的统一纲领下进行编撰。国家规划教 材的编写,固然有它的权威性、标准性、整体性的优势所在,但我国幅员辽阔,高校分布在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由于各地 经济 、文化等因素的差异,规划教材就存在某些 与具体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对应不上的弊端。 所以各校自编教材仍然是教材建设发展的主流, 这是因为自编教材能够根据一线教学因层面和学生现实状况,及艺术水准和课程结构等不同 的具体情况而定;是因为能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教研的主观能动性;是因为能根据地域文化 的差异结合本校情况而确定编写内容。但是自编教材往往也有很大的不足,也会因为教师对 公共艺术教育学科理解的不同以及教师水平的差异等因素而形成各行其事、各自为政,难免 有它的杂乱和质量的参差不齐。



  本文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材的编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7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7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6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