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评的中国境遇与传统意蕴
[Abstract]:The positive cultural perspective has been involved in literary criticism for a long time, but the "cultural criticism" referred to here refers to the cultural criticism of all kinds of opposition to the formal criticism, which is caused by the western postmodernism trend of thought.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研究”(10YJC75108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亮;;后现代哲学的多元化及其现实意义[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石苏谊;穆阳远;;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3 王延;;全新的文学批评视角——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西方女作家作品的解读[J];山花;2010年04期
4 王丽莎;;来自异国的迁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5 李艳丰;;论韦勒克“整体性”文学批评观的理论与现实意义[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赵永刚;;认知语言学观照下的文学批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康海波;王晶波;;加强文学批评理论教学,深化英美文学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0年01期
8 王成;;遗忘的踪迹——王弼文学批评理论范式的文论史地位[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王卫新;;英语研究的兴起——论英国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职业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雍青;;解构语境中的建构性话语——兼论19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理论的逻辑建构[J];江汉论坛;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靓莎;彭希林;;浅析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生学习力的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彭刚;;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祁俊贤;;浅析现代心理学与后现代心理学的比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苏得权;;科学规范主义与相对主义下的心理学之前景[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孟利艳;;我国德育走向的现代性与后现代之辨[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6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余亚斐;;改革开放30年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发展历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汪行福;;保卫未来——后现代主义与乌托邦[A];“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傅守祥;;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现代性突围与大众文化批判[A];“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赵美森;韩秀艳;;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影响[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俞吾金;作为假问题的“哲学的终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赵霞;佩里·诺德曼:他丰富了当代童年观[N];文艺报;2010年
3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高宣扬;在文化符号中构筑思想的迷宫[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赵霞;佩里·诺德曼:他丰富了当代童年观[N];文艺报;2010年
5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高宣扬;在文化符号中构筑思想的迷宫[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赵霞;佩里·诺德曼:他丰富了当代童年观[N];文艺报;2010年
7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高宣扬;在文化符号中构筑思想的迷宫[N];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赵霞;佩里·诺德曼:他丰富了当代童年观[N];文艺报;2010年
9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高宣扬;在文化符号中构筑思想的迷宫[N];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赵霞;佩里·诺德曼:他丰富了当代童年观[N];文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慧;艾柯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永亮;网络传播消费主义现象批判[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3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颖;“对话”语境中的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D];辽宁大学;2009年
5 张春华;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诠释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钟明国;整体论观照下的《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刘风光;取效行为与诗歌语篇:语用文体学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汪建峰;韦恩·布斯与西方文学批评的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欣;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之形式主义批评[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栗峥;后现代证据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艳丽;冲突与重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原因及出路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2 陈静;论尼采与西方后现代诗学:不确定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攀;追寻善的心路历程[D];兰州大学;2010年
4 邵榕榕;新历史主义与新批评:承继与协商[D];兰州大学;2010年
5 尹珊娜;感性的书写与激情的呈现[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琼;试析F·R·詹姆逊的认知测绘思想[D];山西大学;2010年
7 张雪琳;对米兰·昆德拉及其小说创作的文学伦理学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8 贾培;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威塞克斯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欣;《柏油孩子》的生态主义解读[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10 林晓;后现代语境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310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10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