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诗学》的复兴

发布时间:2018-11-10 12:28
【摘要】: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复兴是文艺复兴诗学勃兴的一个契机。诗学从阿奎那时代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到位居各类艺术中的"第一哲学",从被责为伤风败俗到有主教直接参与的社会移风易俗之必须,《诗学》的传布和阐释显然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树立古典权威和伸张民族俗语文学权利的不懈努力,看似形成一种"古今之争",但是当中的是非曲折,孰难一言了断。这在此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特里西诺、明屠尔诺和钦提奥的诗学著述中,足可见其端倪。如果说斯卡里格最终确立了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无上权威,那么突破古典主义的框架,就有待后来的卡斯特尔维特罗了。
[Abstract]:The revival of Aristotle's Poetics i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Renaissance poetics to flourish. Poetics has ranged from the sculpting techniques of the Arcuina era to the "first philosophy" of all kinds of art, from being blamed for corruption to the necessity of a society with the bishops' direct participation in changing the customs. The spread and interpretation of Poetics obvious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mong them, the unremitting efforts to establish classical authority and assert the right of folk literature seem to form a kind of "dispute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but the right and wrong is tortuous, which is difficult to tell. This can be seen in the poetical writings of Terry Sino, Mincerno and Chintio, which are more representative in this period. If Skarig finally established the supreme authority of Aristotle's poetics, then breaking through the framework of classicism would be the time for Castell Vitro.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文艺复兴诗学”资助
【分类号】:I0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2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明华;《新五代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胡友峰;康德美学中自然与自由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秋红;对先锋思潮的透彻观照[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与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倩;小学阶段儿童言语创造力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舫;技术与诗词[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房玉柱;论康德“想象力”的二重结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田英;游戏理论在多媒体作品设计中的应用[D];北京印刷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玛丽·罗尔·瑞安;龙艳霞;杨晓霖;;拙劣的情节把戏、情节漏洞及叙事设计[J];叙事(中国版);2011年00期

2 韩斌生;;公孙尼子的《乐记》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J];艺术学界;2011年01期

3 蒋芬;;从苏曼殊译《哀希腊》看译者的创造性叛逆[J];作家;2011年16期

4 郭丽;;论文学翻译中的控制因素(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8期

5 高方;;《诗学》中的哲思——试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解析其悲剧观[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5期

6 王梦遥;马安平;;改写理论下庞德创造性叛逆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7 田源;;浅析西方诗学中多维度的“自由”观——从柏拉图到黑格尔[J];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李明彦;;古典表意实践中的真实观念[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9 王智慧;;古希腊艺术的两极[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10 宋伟光;;诗歌与艺术的角逐——兼及诗性空间[J];雕塑;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孙伟民;;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对比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傅惠敏;;中西艺术表现论的诗学比较——从“意境”与“有意味的形式”说起[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开焱;;政治论诗学的历史视域[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陈牧;;艺术和审美,铸就完整之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阎国忠;张艺声;;文艺与政治——一个应重新审视的话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7 郁龙余;;中印味论诗学比较[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詹璐;;勒菲弗尔的“改写”说行不通了吗?——《爱情故事》“文革”译本“禁忌”翻译探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梁勇;;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5:色彩与城市生活[C];2008年

10 李春青;;文学的与历史的:对两种叙事方式之关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轶男;诗与思之辩[N];光明日报;2006年

2 徐德明;外缘的理论生长:现代文学的诗学践行[N];文艺报;2001年

3 任昕;海德格尔与现代性后现代性诗学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古风;厘清当前文艺学学科观念[N];文艺报;2006年

5 贺立华;燕卜荪诗学与新批评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钱中文;各具特色的对话 交往哲学与诗学[N];文艺报;2001年

7 满兴远;直面当下人生,,走向实践诗学[N];文艺报;2002年

8 高旭东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走向文学与哲学的跨文化对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邵宏;文艺学与比较文艺学[N];文艺报;2001年

10 史忠义;“神思”与文学幻想相契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志文;结构诗学与诗歌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莫运平;诗学形而上学的建构与解构[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杨建国;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雅各布森诗学[D];南京大学;2011年

4 刘小刚;创造性叛逆:概念、理论与历史描述[D];复旦大学;2006年

5 支宇;韦勒克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周瑞敏;诗歌含义生成的语言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兴玉;文学意义的生成与持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8 汪建峰;韦恩·布斯与西方文学批评的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孙云宽;西方悲剧理论视野中的黑格尔悲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朱源;李渔与德莱顿戏剧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雨龙;亚里士多德艺术理论探析[D];延边大学;2007年

2 张慧玲;意识形态、诗学与英语意识流小说的汉译[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俊姝;西南联大文学翻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胡蓉;译者:被操纵的操纵者[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彭亚芳;意识形态与诗学操控下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建;从安德列·勒菲弗尔系统论的角度研究中国翻译批评[D];四川大学;2005年

7 黎玉莲;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译介过程的意识形态思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8 魏国珍;从操纵论视角管窥徐志摩诗歌翻译[D];中南大学;2008年

9 郭颖;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诗学变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张燕梅;历史、文本与同心圆[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22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22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5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