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历时视阈下的译者风格研究——语料库辅助下的《聊斋志异》英译本调查

发布时间:2018-12-09 10:06
【摘要】:本文旨在从历时研究的角度探索译者风格,利用语料库研究工具考察中文典籍《聊斋志异》两个主要历时英译的译者风格特点。研究以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综合研究模式为理论框架,分析和探讨了翟理斯和闵福德两位译者表现在其译本多个层面上、包括T型和S型两种维度的译者风格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译者风格产生原因进行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解读。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at exploring the translator's sty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chronic research and using corpus research tools to investigate the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main diachronic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classic "Liaozhai Zhi Yi". Based on a corpus-based model of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ranslators' styles, the study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lators' styles of Zhai Liz and Minford on many levels of their versions, including the T and S dimension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uthor interprets the causes of the translator's style in history, culture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2年教育部项目“中国文化对外输出导向下的汉译英研究——以卢曼的功能系统理论为视角”(12YJAZH077) 2013年上海财经大学外语系教改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聊斋志异》译者风格研究”项目资助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文军;冯丹丹;;国内《聊斋志异》英译研究:评述与建议[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2 盛宁;历史·文本·意识形态——新历史主义的文化批评和文学批评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3 王洪月;;新历史主义的后现代哲学观[J];东岳论丛;2010年02期

4 李海军;彭劲松;;翟理斯与《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肖维青;自建语料库与翻译批评[J];外语研究;2005年04期

6 黄立波;朱志瑜;;译者风格的语料库考察——以葛浩文英译现当代中国小说为例[J];外语研究;2012年05期

7 余苏凌;;翟理斯英译《聊斋志异》的道德和诗学取向[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内涵与意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9 卢静;;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综合研究模式探索——以《聊斋志异》译本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静;历时与共时视阈下的译者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宗良;;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聊斋志异·娇娜》篇创作心态探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2 文军;冯丹丹;;国内《聊斋志异》英译研究:评述与建议[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3 陈月娥;欧阳俊林;;从动词词义看双宾语构块式和与格构块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江守义;;叙事批评的发生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刘世芳;;语料库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促进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程秀峰;;爱伦·坡作品后现代性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陈玉洁;;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潘海军;;规约语境与审美变异——简评叶兆言抗战系列小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9 明漫丹;;花非花——论施蛰存的《渔人何长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10 袁蓉;;19世纪美国哥特传统与爱伦·坡的《论厄舍屋的倒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燕秋;;当学习型词典不够用的时候:一项在线语料库与学习型词典的个案对比研究[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蒋红艳;徐晓杰;;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中交流模式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政文;;基于语料库的“admit”的对比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武继红;;论学习词典中隐喻对搭配形成的影响——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搭配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廖七一;;翻译研究学科发展概况(2006)[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宋晶;;论语言学流派对词典编纂的影响[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璐;;信息社会翻译新特点及翻译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丽萍;;基于语料库的汉英二项和多项并列词组研究(英文)[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武姜生;;大学生英语书面语篇特征的多维度分析[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胡金柱;沈威;杜超华;;基于规则的复句中的关系词标注探讨[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6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7 谢龙新;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韩成艳;从表达认同到认同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勇;反抗压抑与消解神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苗变丽;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时间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红秀;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语义韵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曾洁;论《赎罪》中的不可靠叙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娜;“参与”与“超然”: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写作技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小洁;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生英语程度副词使用特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隋丽;中国大学生英语动词的磨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朝丽;中国大学生英语名词的磨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峰;超越“影响的焦虑”—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宗源;《聊斋》人物语言初探[J];蒲松龄研究;2003年03期

2 文军;冯丹丹;;国内《聊斋志异》英译研究:评述与建议[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3 申丹;也谈中国小说叙述中转述语的独特性——兼与赵毅衡先生商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4 盛宁;历史·文本·意识形态——新历史主义的文化批评和文学批评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5 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杨牧之;;国家“软实力”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大中华文库》编辑出版启示[J];中国编辑;2007年02期

7 阎峰;;25年(1980—2004)来蒲松龄研究简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李锋;;开辟翻译文学研究的新领域——译本序跋研究初探[J];东方丛刊;2008年02期

9 王洪月;;新历史主义的后现代哲学观[J];东岳论丛;2010年02期

10 张继光;张蓊荟;;当代散文翻译(英译汉)句法操作规范的语料库考察[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绍祥;西方汉学界的“公敌”——英国汉学家翟理斯(1845—1935)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振霞;马尔英译《聊斋志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珊;《聊斋志异》六个英译本的历时性研究—描写译学的视角[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曾Zs颖;从意识形态的视角看翟理斯对《聊斋志异》的重写[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语天;《聊斋志异》三种特殊句式的翻译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曾祺;;汪曾祺新笔记小说三篇[J];上海文学;1992年01期

2 ;新“聊斋志异”鳝[J];税收与社会;1995年04期

3 刘进军;业深覃思 虑周藻密——评《聊斋志异艺术研究》[J];蒲松龄研究;1997年03期

4 SEVEN;;拷问爱情[J];半岛新生活;2008年19期

5 袁婷;;《聊斋志异》中的“花”与“采花”之人[J];文教资料;2010年18期

6 郝延霖;《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孙一珍;;论《聊斋志异》中的封建官僚形象[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6期

8 古月;论《聊斋志异》的商贾形象[J];甘肃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9 弦声;;“神龙见首不见尾”——读《聊斋志异·侠女》札记[J];河南图书馆学刊;1989年04期

10 袁世硕;;《聊斋》志怪艺术新质论略[J];文史哲;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林晓;;浅析《柳崖外编》对《聊斋志异》的艺术传承[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林润宣;;《聊斋志异》简论[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3 王立;;《聊斋志异》中动物报恩故事的佛经文献溯源[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4 李孔铸;;同性恋、异性恋、自恋及道德颠覆——《聊斋志异·封三娘》解读及其他[A];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3年

5 王绍祥;;翟理斯与英译《聊斋志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绪兰;岳巍;;阿列克谢耶夫对《聊斋志异》中形象性词语的翻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7 段启明;;揭开“法轮功”邪教的画皮[A];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八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曾宪祝;;评《才子杜诗解》——兼论明末清初“异端”文学的新发展[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9 江建文;;论文艺的理性本质与情感本质[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10 李绪兰;岳巍;;阿列克谢耶夫的聊斋小说人名俄译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平原;聊斋志异[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2 ;听《聊斋》专家“谈鬼说狐”[N];中国邮政报;2005年

3 陈平原;聊斋志异[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莹莹;马瑞芳校勘并点评《聊斋志异》[N];文艺报;2007年

5 张婧;女性自主意识的崛起[N];吉林日报;2005年

6 通讯员 查树红 记者 王绍雄;江西婺源发现《〈聊斋志异〉跋》[N];光明日报;2002年

7 ;四十年《画皮》 四百年《聊斋》[N];中国电影报;2008年

8 安葵;有价值的个案研究[N];文艺报;2006年

9 马瑞芳;邓小平与《聊斋志异》[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郑丽虹;写鬼写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N];深圳特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岩志;《聊斋志异》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7年

2 韩田鹿;书生的白日梦[D];河北大学;2005年

3 黄洽;《聊斋志异》与宗教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4 曲金燕;清代文言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张伟丽;《阅微草堂笔记》之宗教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冯阳;明清小说中的“梦”“异”现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唐瑛;宋代文言小说异类姻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李丽丹;18-20世纪中国异类婚恋故事的叙事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胡海义;科举文化与明清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斌;论蒲松龄的佛学观及其在《聊斋志异》中的体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郇彦宁;狰狞外貌后的俗世情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四妮;《聊斋志异》之冯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王世元;《聊斋志异》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李昶;《聊斋志异》之伦理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高莉;《聊斋志异》中的“官场现形记”[D];青岛大学;2007年

7 辛明玉;悠悠侠义魂  谆谆劝世心——论《聊斋志异》的侠义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申朝晖;《聊斋志异》叙事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士钦;《聊斋志异》与其后的传奇小说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石李锋;《聊斋志异》的叙事模式[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69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69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4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