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叙事“主体”符码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发布时间:2018-12-13 12:33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极少使用人称代词,而翻译成英语则将诗中隐含的叙事者或主体(主语)填充,原诗的含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特征削弱了。本文论述了这一问题的意义,分析了这种翻译倾向的文学背景和所关涉的理论,考察了中国古诗叙事主体代词符码化的实践倾向,总结了约束这一倾向的技术手段。本文认为将主体"我"实现代词符码化是破坏原诗审美价值的主要原因。为了保持原诗的含蓄性,应抑制将隐含的主语符码化为代词或将叙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用句法、逻辑手段明晰化的欲望。
[Abstract]:Personal pronouns are rarely used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while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fills the implied narrator or subject (subject) in the poem, which weakens the implicit, uncertain and vague features of the original po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roblem, analyzes the literary background and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this translation tendency, examines the practical tendency of nominalization of the narrative subject in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nd summarizes the technical means to restrain this tendenc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destroying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original poem is to encode the pronoun of the subject "I". In order to keep the connotation of the original poem, we should restrain the desire to turn the implied subject code into pronouns or to use syntactic and logical mean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rrativ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
【分类号】:H0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剑;崔华勇;;“诗歌翻译”中的“争论问题”及方法新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2 张建英;;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以古诗英译为例[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左景丽;;《红红的玫瑰》翻译批评(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8期

4 邢元平;;衔接和连贯理论与诗歌翻译——以许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5 王伟;;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知识经济;2011年15期

6 吴琼;;论“五四”时期诗歌翻译的变革[J];考试周刊;2011年58期

7 缪佳;吴迪龙;;互文性理论视阙下《锦瑟》的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杨梅;王庆;杨敏;;从吕译《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看诗歌翻译[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胡慕辉;王琼;;论诗歌翻译创作空间中的交互主体性——以两个译本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王明树;;论诗歌翻译的详略度——以李白三首诗歌英译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胡伟丽;;外显互文性与诗歌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民生;;浅谈诗歌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海燕;;译诗中的“做诗”成分[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4 金春笙;;论译诗神似——管窥丁尼生《鹰》的两篇译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陆钰明;;多恩诗歌节奏及其翻译初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张煜;;《楚辞》的英译比较研究——以《九歌山鬼》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筱华;邹慧民;吴春明;;美之集萃与再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王宏印;;毛诗翻译的异域想象空间——以海外华人聂华苓等人翻译的毛泽东诗词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万鹏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交流背景下的各民族语言的差异性和诗歌翻译的创造性[N];贵州民族报;2011年

2 朱洁;少数民族诗歌:“摆渡”于汉英之间[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叶廷芳;德语文学走入中国读者视野[N];文艺报;2009年

4 ;文化交往中的文学翻译[N];人民日报;2003年

5 钱志富;诗歌的可译性[N];文艺报;2005年

6 葛崇岳;也说文学翻译信、达、雅[N];安徽日报;2004年

7 白谦慎;刘皓明谈荷尔德林[N];东方早报;2009年

8 袁忠 李兴强;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徜徉[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代迅;文化转向与中心消解[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陈众议;从峥嵘岁月到黄金时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毛志文;结构诗学与诗歌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陈琳;陌生化翻译:徐志摩诗歌翻译艺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

本文编号:2376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76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b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