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时间的商品化和消费化:晚期资本主义文化批判

发布时间:2018-12-31 12:04

[Abstract]:......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省委党校校刊部;
【分类号】:I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素萍;;浅析《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张亚男;;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J];电影评介;2007年01期

3 卢海峰;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张亮;晚期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晚期资本主义”:一种历史考察[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傅永军;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述评[J];哲学研究;1999年02期

6 徐岩;论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肖明华;;论詹明信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王晓升;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J];学习与探索;1996年02期

9 刘春;;后现代主义:价值失陷的人文景观[J];现代传播;1993年02期

10 黄书进;詹明信后现代文化观评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守昌;;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国家干预论与技术统治论[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远坤;;商品化是我国农业转型的基础[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学明;;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从与后现代主义对立的视角看[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黄怀璞;;后现代之虑:技术复制与仿像现实[A];“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佐佐木od二;;オリジナルキャテクタ一ビジネス=商品化=u"im化の^儃膜蚩激Х饯葀z想ノ一ハゥ[A];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产业高峰论坛演讲汇编[C];2005年

6 高彦;;深度的丧失与平淡的复制——以后现代主义视觉观照王朔的爱情观[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7 刘惠瑾;;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逵志保;;ぃまを生きる徐福-日本の商品化から见ぇること-[A];中国(岱山)徐福东渡节暨徐福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许汝祉;;对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可能陷入一些认识误区的商榷[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10 栗华;焦明甲;;新时期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其历史命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子雨;赞辞的商品化、詹明信的新著[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段忠桥编译;全球化问题与后现代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向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并未因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而失去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解国记 阮大华 田朝晖;光大传统文化,抵御后现代主义消极影响[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胡银屏;后现代主义的由来[N];山西党校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闻西;狂放与荒诞[N];中国花卉报;2007年

7 记者 肖持纲;商品化促进“西旅”高速发展[N];西安日报;2002年

8 王凤才;如何克服晚期资本主义文明危机?[N];学习时报;2004年

9 记者 李雨农;加速推进燃机商品化进程[N];中国航空报;2007年

10 龚明俊;“生源大战”不能商品化[N];市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芬;詹明信文化理论探要[D];复旦大学;2003年

2 高岭;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商品拜物教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3 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夏云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商品化生产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5 王友升;酵母拮抗菌的抑病效力、规模化培养及相关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6 姜萌萌;幻象与现实·真实与虚假[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7 李曙豪;解构与颠覆的喜剧[D];苏州大学;2006年

8 孙盛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韩德明;司法的现代性及其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宋彪;四种商品化HSV-2型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评价及其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争芳;角色商品化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吴歧范;“雅”、“俗”界限的消弭[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海风;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魏燕;于无意义中建构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郭忠华;克劳斯·奥菲关于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理论[D];厦门大学;2001年

6 宁晓江;建筑的后现代语境[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7 高玉珍;后现代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D];青岛大学;2006年

8 曹玉玺;试论后现代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中现代媒体的重要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智宇;后现代主义之后产品设计风格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赵国繁;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96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96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4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