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堂吉诃德与阿Q艺术形象的差异

发布时间:2018-12-31 16:14
【摘要】:阿Q与堂吉诃德,一中一洋,一今一古,他们两人都生活在自己内心的幻影中,成为主观与客观相分裂、理想与现实相脱离的人物典型。他们在意识、语言、行为、命运、性格及其美学内蕴等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Abstract]:Ah Q and Don Quixote, one Chinese, one ocean, one ancient, they both live in their own inner phantom, becom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plit, ideal and reality separated from the typical character. They have striking similarities in consciousness, language, behavior, fate, character and aesthetic connotation, but there are also obvious differences.
【作者单位】: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I0-03;I1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禧修;;《示众》:独异的杰作[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2 钱理群;关于"现在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思考——1918~1925年间的鲁迅杂文(上)[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杨义;现代中国学术话语建构通论(上)[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李可亭;和而不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与钱玄同[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王明辉;论沈从文小说的原始主义倾向[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皇甫积庆;“呐喊”的声音与关怀——《呐喊》的传记学批评[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7 王晓明;西方进化论与近代中国社会[J];教学与研究;2005年10期

8 刘晓鑫;无谓争 何以怒──评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民”态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9 李洪华;文化启蒙与宗教情感——论鲁迅、许地山笔下的女性形象[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10 曹建玲;鲁迅女性主题文本的特质剖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群;新月社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秦艳贞;朦胧诗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任俊英;典型报道的话语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4 关士礼;师陀乡土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亮;论鲁迅与乡邦文献[D];青岛大学;2006年

2 倪宏玲;文化守夜人与后期寻根文学的精神特征[D];青岛大学;2007年

3 夏晔;真诚拥抱灵魂的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姿;从试验到成熟[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弘历;《醒世姻缘传》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6 徐颖;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D];安徽大学;2007年

7 支月竹;理性的国度与感性的世界[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艳;论五四时期“人”的发现和凌叔华的小说创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云峰;汪廷讷戏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金恩珠;鲁迅的《野草》研究在韩国[D];西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超;;堂吉诃德与阿Q之比较——两个滑稽、荒唐的精神胜利者[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S2期

2 萧甫春;试论文学创作典型的共性和个性[J];大庆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3 卫泽;;是什么区分了堂吉诃德与阿Q[J];青年思想家;2003年01期

4 童燕萍;写实与虚构的对立统一——《堂吉诃德》的模仿真实[J];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03期

5 刘武和;“堂吉诃德现象”与接受美学理论[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1期

6 李承辉;;阿Q与堂·吉诃德比较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谢晓科;;背离与统一——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比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梁坤;;在历史的隧道中文学是灯[J];博览群书;1998年07期

9 戴鸿斌;余健明;;相同胜利 不同意义——比较《阿Q正传》与《老人与海》[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兰守亭;;鲁迅与赛珍珠小说人物形象比较——以阿Q和王龙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孙炜;唐炬:当代中国收藏界的堂吉诃德[N];人民政协报;2008年

2 苏丽;北京:歌舞戏剧齐登场[N];光明日报;2007年

3 郭郁烈;互文的可能性[N];甘肃日报;2004年

4 ;文学: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N];解放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石素文;活着的方式[D];山东大学;2006年

2 令狐兆鹏;断流与暗流:两部“反叛”小说的相同类型及不同命运[D];西南大学;2006年

3 李洋;“局外人”论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治家;《唐吉诃德》中俗语翻译的分析与比较[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杨晓河;比较文学视野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托马斯的挚爱主题启示[D];西南大学;2007年

6 谭芳;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翻译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阮成达;鲁迅的“阿Q”与南高的“志飘”多角度比较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96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96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8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