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学文本理解中读者的主观性

发布时间:2019-01-03 13:31
【摘要】:本文主要是论述文学文本理解中读者的主观性。19世纪和20世纪的许多文学理论侧重于作者以及文本在文学活动中作用,而对读者的关注却明显不够。以作者为中心、文本决定一切的文学理论忽视读者的创造性和主观性。传统阐释学认为理解具有客观性,理解文本就是摆脱理解者主观意愿来把握作者的意图,经典文论也宣称文本以及文本的意义是由作者决定的。把作者从文学活动中心地位驱赶出来是文本理论的一大贡献,但宣称文本是语言的产物,文本是自足的、封闭的、独立的,文本的多义性受制于文本结构,这样就使文本落入语言的窠臼中。现代解释学认为作者意图实际并不存在,理解是历史性的存在,理解的历史性构成认识的“偏见”或“前结构”,读者在理解文本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审美经验或前结构来接受和创造文本。尼采的“上帝死了”的口号以及伊瑟尔的“文本的召唤结构”为人们寻找文本理解的理论提供一条出路。由此“作者死了”,他再也不是意义的权威,当他完成了作品,作者的影响就不存在;读者也因此获得重生,从作者意义权威中释放而出,并进行创造性的建构。文本的召唤结构也体现文本的读者意识。读者对文学文本理解主观性就表现在对作品的欣赏、创作的引导、文本文学价值的实现以及对意义的建构等方面。当然,所有这些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文学文本理解的某种客观性,只不过本文重点是放在论述文学文本理解的主观性而已。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ubjectivity of reader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texts. Many literary theories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focus on the author and the role of texts in literary activities, but the attention to readers is obviously insufficient. The literary theory, centered on the author, neglects the reader's creativity and subjectivity. Traditional hermeneutics holds that understanding is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text is to get rid of the subjective will of the interpreter to grasp the author's intention, and th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also claims that the text 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are decided by the author. Expelling the author from the center of literary activity i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text theory, but claims that the text is the product of language, that the text is self-sufficient, closed and independent, and that the ambiguity of the text is restrict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In this way, the text falls into the rut of language. Modern hermeneutics holds that the author's intention does not actually exist, understanding is the historical existence, and the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constitutes the "prejudice" or "pre-structure" of cognition. In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the text, readers accept and create the tex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aesthetic experience or pre-structure. Nietzsche's slogan "God is dead" and Iser's "the summoning structure of the text" provide a way out for people to find the theory of text understanding. Thus, "the author dies", he is no longer the authority of meaning, when he completes the work, the author's influence does not exist; the reader is therefore reborn, released from the authority of the author's meaning, and creatively constructed. The summoning structure of the text also embodies the reader's consciousness of the text. The subjectivity of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texts lies in the appreciation of works, the guidance of creation, the realization of literary valu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Of course, all this does not mean completely negating some objectivity of literary text understanding, but the emphasis of this paper is on the subjectivity of literary text understanding.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光;;陈中见新,生中得熟——浅析陌生化手段在“聊斋形象”创作中的运用[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2 张智义;关于华兹华斯诗学遗产价值的再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胡俐;黄春华;;浅析《印度之行》中的后殖民意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4 孙邦金,申定宝;传统走向现代的语言之路——从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谈起[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倪荫林;;试析悖论本质及其研究的应然方向[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饶晓红;;昆丁:麦克白人生箴言的全面演绎——《喧哗与骚动》的互文性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饶晓红;;“声音”与“愤怒”——班吉的后结构主义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何春耕;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的情感化审美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邵君秋;;盖格尔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名国;;试论真理的接受之维[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丽霞;;来自远古的朝圣——崇“九”的溯源和“九”的象征与潜比[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谭学纯;;辞格生成与理解:语义·语篇·结构[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戴冠青;;朱熹的民间想象与闽南民众的崇儒精神[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戴冠青;;用审美心胸打造诗意人生——论《陈明玉吟稿》的美学价值[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6 姚进忠;;诠释视野下的个案工作[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米琳;;《看见月亮了吗?》的后现代性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荣兰;;从无声到有声——论《喜福会》中华裔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戴方方;;《最蓝的眼睛》的多文本叙事结构和多元叙述视角[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烨;;用精神分析批评解读《小镇畸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8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9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雪岚;超越文化[D];厦门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苗苗;阿尔都塞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传君;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锡梅;从接受美学视角看吴钧陶与Witter Bynner的杜诗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肖艳;文学翻译中的误译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岳婷婷;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中国传统戏剧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孔德鑫;爱·摩·福斯特的“联结”之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单雅娇;《京华烟云》的文化回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99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99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7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