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飘忽的“文学性”——读川合康三教授《终南山的变容》
[Abstract]:Literariness is the "living soul" of literature, how to capture and grasp it from practical works is always a problem. Today, when the voice of "rewriting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rises, this problem is more prominent. The stone of another mountain can be mistaken. The exploration made in this respect by Japanese scholar Kawamoto Kawasaki is of great value for study and reference.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分类号】:I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怀章;关于报告文学的写作[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林仲;文学成就的高低决定京剧的兴衰吗?——与汪曾祺同志商榷[J];戏曲艺术;1980年04期
3 新凤霞;《花为媒》的“四季花开”[J];中国戏剧;1980年03期
4 于得水;;谈电影文学剧本的基本特征[J];电影评介;1980年08期
5 肖松林;;发展报告文学的几个问题[J];江汉论坛;1980年01期
6 欧阳健;;重评胡适的《水浒》考证[J];学术月刊;1980年05期
7 宋崇;;电影和“意识流”——学习札记[J];电影新作;1980年04期
8 刘绍棠;;转业到文艺界以后——给刘宾雁的信[J];上海文学;1980年01期
9 双弓;;电影文学就是电影人学——王愿坚连续发表“学艺笔记”[J];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11期
10 杨如鹏;报告文学史略[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承学;;唐代判文文体及其源流研究[A];唐代文学研究(第八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2 吴正岚;;“涵泳性情”与朱熹《诗经》学的关系[A];朱子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赵山林;;试论戏曲传播中的文学与音乐关系[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冯乃康;;历史定位与理论阐释——深入《徐霞客游记》文学研究的两点思考[A];徐霞客与中国旅游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王冬梅;;文学性与文学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郑俊海;;医学论文审稿之管见[A];学报编辑论丛(第二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邦海;文学作品中的“反常”描写[N];安徽日报;2000年
2 杨建波;大学语文的文化育人作用[N];光明日报;2000年
3 玲斋;《周易》的文学性[N];吉林日报;2000年
4 兰必让;港台电视剧收视率为何下滑?[N];青海日报;2000年
5 周政保;公正性与文学性[N];新闻出版报;2000年
6 ;网络文学:挡不住的文化快餐?[N];中国信息报;2000年
7 邹静之;站立在电影与文学的交界地[N];中国妇女报;2001年
8 王晓;远离尘嚣的探寻[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高昌;自叙体:作家评传的新文体[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马建辉;文学的阅读方式[N];河北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平仁;明末清初时事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鹏廷;建安七子述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徐健顺;《三国史记》的文学价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鲍远航;《水经注》文献学文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冯国栋;《景德传灯录》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南哲镇;唐代讽谕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王梅花;<阿萨拉格齐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吴大顺;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10 吕蔚;走出盛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进进;对不确定性的召唤:关于批评阐释状态的分析[D];郑州大学;2000年
2 王冬梅;话语变异与文学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静;唐代赠序文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4 孔妮妮;《柳宗元刘禹锡贬谪作品的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5 吕蔚;走出盛唐的诗人[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俞建青;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角色[D];浙江大学;2002年
7 黄盛华;从文化角度论英汉典故翻译中语用隐含的传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罗瑞芳;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D];新疆大学;2002年
9 吕燕;文学虚构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10 姜向荣;小说语言形象变异[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99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99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