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一首小诗撼动了一座大厦:清末民初《哀希腊》之六大名译

发布时间:2019-02-14 19:45
【摘要】:五四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翻译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一直是中国翻译学者想论却从未深入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清末民初六位译者对拜伦的TheIsles of Greece的翻译的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该诗的翻译对当时的政治、文化和文学的重大影响,并同时借机探讨西诗汉译中的种种核心问题,如诗歌翻译的自由度问题、格律的可译性问题。本文还对译文变形处的理据进行了分析,指出在一些不可能是因为误解而误译的地方,往往都内含着译者的某种政治或诗学的诉求。
[Abstract]:The role of translation 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has always been a question that Chinese translation scholars thought about but never went deep into. By analyzing the translation of Byron's TheIsles of Greece by six translato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veal the great influence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oem on politics, culture and literature at that time. At the same time, it discusses the core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poetry, such as the freedom of poetry translation and the translatability of rhythm. The thesis also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translation distor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in some places where it is impossible to misinterpret the translation, there is always a certain political or poetic appeal of the translator.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跨文化互动的逻辑认知机制与计算机模拟研究之子课题:跨文化互动的认知机制研究(中西跨文化论辩的广义论证模式)项目批准号:10JZD0006
【分类号】:I046;I206.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星;;论秋瑾妇女解放思想的特点及地位和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2 毛艳丽;郭建鹏;李博;;“秋瑾供词”考辩——兼与马自毅先生商榷[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3 方萍;;论译介对中国现代白话诗的影响[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李亚锋;;中国古代叙事诗研究述评[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5 傅金祥;文学作品的史学地位与绝对高度[J];当代文坛;2002年01期

6 张慎;;胡适诗学中诗体变革的现代性张力[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杨海文;孔子的“生存叙事”与“生活儒学”的敞开[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8期

8 伍明春;;论“新诗”观念的塑造[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陈本益;谈胡适的“自然音节”论[J];涪陵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10 曾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新文学家旧体诗复兴及其成因[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太胜;;从“唱”到“说”——从戴望舒写作上的转变看新诗的音乐性[A];中国新诗一百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子琦;;浅论中国新诗“跨行”语言特征的形成——以卞之琳诗歌创作为中心[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爱中;;以旧的姿态矗立——重读《尝试集》[A];中国现代诗歌的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言法;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1年

2 孙绪敏;论新诗体式之演变[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苏珍;跨语际实践中的新诗“戏剧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蒙兴灿;五四前后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顾广梅;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颖;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D];河南大学;2009年

9 李春阳;白话文运动的危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朱晓鹏;王阳明哲学与道家道教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展;现代安徽诗人诗学批评[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晓茹;胡适翻译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付爱;新月社诗歌翻译选材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5 夏维红;翻译他者,构建自我[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6 李运佳;对闻一多诗歌翻译形式探索的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7 王淑娟;不畏艰辛的跋涉[D];苏州大学;2010年

8 赵艳利;梁宗岱新诗形式理论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9 张宁;中国翻译批评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10 王云英;诗歌翻译与文化构建[D];河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七一;;从政治到艺术翻译模式的演变——论清末民初的诗歌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王芳;;文化传播审美规律与诗歌翻译审美实践[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袁力,袁佳;中国诗歌翻译的文化差异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张凡;;浅谈英语诗歌音乐性的可译性[J];作家;2009年06期

5 廖七一;秘密的分享者——论庞德与胡适的诗歌翻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6 庄刚琴;;不可译性研究(英文)[J];法国研究;2007年01期

7 朱林;;刍析英汉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张传彪;;诗,必须用“心”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唐旎;;浅析庞德的诗歌翻译主张[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舒晓兰;;论意象的传递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迈河;;翻译或者凡意:诗歌翻译中的语感与风格(英文)[A];中国现代诗歌的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胡伟丽;;外显互文性与诗歌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民生;;浅谈诗歌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何庆机;;种子移植前后——巴斯内特文化翻译理论下的诗歌翻译理念与策略[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黄勤;;从互文性看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穆旦诗《苍蝇》英译赏析[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周海燕;;译诗中的“做诗”成分[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7 刘华文;;诗歌翻译主体认知性身份的界定:分析性和意向性之间[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金春笙;;论译诗神似——管窥丁尼生《鹰》的两篇译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陆钰明;;多恩诗歌节奏及其翻译初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张煜;;《楚辞》的英译比较研究——以《九歌山鬼》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万鹏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交流背景下的各民族语言的差异性和诗歌翻译的创造性[N];贵州民族报;2011年

2 美周刊;敬华夏季拍卖主打海派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朱洁;少数民族诗歌:“摆渡”于汉英之间[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叶廷芳;德语文学走入中国读者视野[N];文艺报;2009年

5 ;文化交往中的文学翻译[N];人民日报;2003年

6 钱志富;诗歌的可译性[N];文艺报;2005年

7 李立;北京一场拍卖抵过上海一年?[N];中国经营报;2007年

8 葛崇岳;也说文学翻译信、达、雅[N];安徽日报;2004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张珊珊;西方文论,终止于大师身后?[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白谦慎;刘皓明谈荷尔德林[N];东方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琳;陌生化翻译:徐志摩诗歌翻译艺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

本文编号:2422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22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c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