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海德格尔与徐复观艺术观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9-03-30 10:39
【摘要】: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和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在20世纪中西美学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二者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方式、思入方式、思考重点等角度对海德格尔与徐复观的艺术观进行比较研究。敞开且洞明这一丰富的对话领域,无论是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理解与深化,还是对中国美学的现代诠释及合理转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bstract]:Heidegger's Origin of works of Art and Xu Fu-Guan's Spirit of Chinese Ar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in the 20th century.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Heidegger and Xu Fu-Guan's view of ar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inking.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open and understand this rich field of dialogue, whether it is the understanding and deepening of Heidegger's thought, or the modern interpretation and ra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J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力同 ,王克千;关于萨特的文艺思想基础——与柳鸣九同志商榷[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1期

2 欧力同;存在主义认识论剖析[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3期

3 W.斯穆特 ,裘辉;存在主义的未来[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7期

4 赵启光;存在主义文学[J];译林;1980年01期

5 樊莘森 ,王克千;评马塞尔的宗教存在主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涂纪亮;;当代美国哲学的发展趋势(续)[J];教学与研究;1980年05期

7 H·施皮格尔伯格;W·比梅尔;忆年;;现象学[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5期

8 威廉·斯穆特;沈耀庚;;存在主义的未来[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9期

9 Л.И.格列科夫;舒白;;评《西德哲学的最新流派与问题》[J];世界哲学;1980年01期

10 I·克内希特;燕宏远;;萨特尔与马克思主义[J];世界哲学;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炳周;;朱熹“尊孟辨”之历史意义(提要)[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2 陶水平;;文艺理论“现代性问题”之思考[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麦永雄;;关于文明的位移与磨合的思考[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胡家祥;;谈谈真、善、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徐湘霖;;“纯素”之美与文人的“禅"意识[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张开焱;;诗人何为与诗人为何[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张子中;;关于艺术本源的美学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毛萍;;论美学的知识论框架[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程仲棠;;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对逻辑的冲击[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10 何向东;袁正校;;先秦诸子关于符号学基本模式的论述[A];第一届、第二届东亚符号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祝勇;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2 张贤根;艺术语言与技术语言的区分[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叶秀山;仍在路上[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邓晓芒;从“语言学转向”到“文字学转向”?[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5 祝勇;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6 敬文东;局外人的心灵史[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7 田海平;《哲学的追问——从“爱智慧”到“弃绝智慧”》[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汪民安;一曲激烈对抗的戏剧[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9 陈小文;踪迹,,抑或道路[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10 胡彦;马丁·海德格尔从存在之思到语言之思[N];云南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侯敏;现代新儒家文化诗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郝文杰;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4 朱耀平;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的本体论转向[D];复旦大学;2003年

5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6 赵卫国;海德格尔的时间性与时——间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江向东;对时间性问题之叙事解说——保罗·利科《时间与叙事》中的时间性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8 张尧均;隐喻的身体—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吴宏政;历史生存论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李龙;认识论的先验转向和生存论转向——以生存论维度重新理解认识论[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前;试论“视域融合”[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西方思想的两次转渡[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赵晓芳;存在与诗意——论诗意的栖居何以可能[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韩连庆;论海德格尔对《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解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革新;返回存在之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晓红;海德格尔的诗学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赵录旺;历史性命运与人的诗意性存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军学;艺术与真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吕争;阐释学与圣经关系探析[D];河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50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50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0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