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审美视域中的意识形态

发布时间:2019-05-30 02:23
【摘要】:意识形态是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审美、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又是其中最具有问题性的论题之一。对意识形态的研究在我国并不新鲜,但长期以来,主流话语仅局限于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本身作出求证,这种研究思路既无法解释具体文本的特点、说明作品的历史差异和美学差异,也不能解释文学如何运用、操演和构成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审美意识形态”概念本身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一定的缺陷,无法有效地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而,本文提出“审美视域中的意识形态”概念,不仅是指隐藏在各种复杂多变的审美形式之中的意识形态内核,也把审美形式本身看作意识形态的产物。从这一思路出发,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一个既包括文艺理论与美学中的意识形态观念,又包括意识形态符号形式这种感性成分的综合体。 本文拟从意识形态的语言符号性这一逻辑起点入手,梳理意识形态和“审美视域中的意识形态”的相关性。首先,在逻辑关系上,意识形态与审美视域中的意识形态是同一的;其次,在功能作用上,审美领域有对意识形态进一步“神话”化、自然化、普遍化的作用;第三,在存在方式上,审美领域是意识形态的栖身地之一,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一个部门,但审美领域也会根据自身规则对它进行加工和生产,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了后者对前者的背离和反叛。以上相关点证明审美理论和实践是对意识形态的实践功能进行强化并对其进行再生产的重要领域,同时,意识形态活动又是审美风尚变化的策源地。 在所有艺术门类之中,文学是与意识形态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因为,文学观念与意识形态理论都属于现代性范畴,二者又都力图表现出一种虚幻的真实感,最重要的是,文学与意识形态的本质都寓于语言之中,要了解它们的真正内涵,需要对它们的语言进行符号学的还原和去蔽。因而,以文学为例,我们可以更加具体地解析“审美视域中的意识形态”。本文把一些通常被看作“抽象范畴”的文本要素,即语言、话语、结构、风格、修辞以及作者、作品和读者等,看作历史关系的产物,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只有将它们放在历史关系之内才能充分理解它们的意义,这些文本要素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现出的意识形态性,也只有在历史化的眼光下才能张显出来。这是对文学的共时性结构如何运用、操演和构成意识形态所作的历时性分析,也文章的主体部分。 从审美视域研究意识形态的意义在于,这种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分别把握意识形态和各种审美现象的历史本质,而且在实践上也有助于人们重新掌握美的积极的政治力量。 本文力图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对以下问题作出分析和解答:审美活动作为意 识形态的价值内容、功能作用是什么?意识形态在审美领域的存在方式是什么?意 识形态是如何在文学中起作用的?这些问题在我看来是意识形态理论在文艺范围 内急待解决的问题。 该论文选题的意义与独特之处在于:试图对“文学是话语的审美意识形态”这 个我国学界的主导命题加以置疑和剖析,进而证明更具扩展性的命题,“审美是一 个完整的意识形态,,它即便在形式方面也与社会权力有着最密切的关系;文学性的 语言是意识形态变异祛幻的不可或缺的有力工具。”将意识形态与审美活动,特别 是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层面相联系并加以思考、阐释,是该选题着力完成的任务。 在本文看来,此内容也正是国内相关研究最为欠缺的。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思虎;;表意的焦虑——文学性思维的价值祛魅[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张建亮;;歧义的动画纪录片与纪录片意识形态运动[J];电影文学;2011年13期

3 黄科安;;域外资源与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理论之建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7期

4 冯雅静;;浅析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5 粟世来;田泥;;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刘少杰;;意识形态层次类型的生成及其变迁[J];学术月刊;2011年02期

7 孙漫;;“赵树理方向”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8 Wilferd A.Peterson;小狐;;我们的尊严[J];疯狂英语(中学版);2011年09期

9 魏望东;;从佛经汉译看翻译对意识形态的消解、建构与维稳作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孙薇娜;;《穿普拉达的女王》中女主角的美国价值观[J];电影文学;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龙;陈粤;;美学和意识形态的虚妄——浅谈保罗·德曼的“文学性”理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李树刚;潘宏宇;;浅谈“工程装备型”矿井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子华;;走出传统的泥沼——论朱熹义利观的再生意涵[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付文慧;;从中国“寻根小说”的英译透视意识形态和诗学取向对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顾颖;;市场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市场机制与意识形态——激励制度的结构架设与功能整合[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江平;;思想解放与“两个解放”[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7 吴承忠;阳纯希;;国外游憩政策初探[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蒋小波;;语言·族群·意识形态[A];2005海峡两岸台湾文学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骆贤凤;;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述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孔德昭;;论意识形态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俊伟;意识形态的功能及其创新指向[N];学习时报;2009年

2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黄传新 吴兆雪 叶政;深入把握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构成要素[N];人民日报;2010年

3 上海哲学学会会长 陈章亮;意识形态的较量实质是价值观的较量[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南京政治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 南振声 执笔 李书吾;中国发展的意识形态底蕴[N];文汇报;2011年

5 张秀琴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意识形态范畴需要基础理论的澄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何怀远 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部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全球屏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刘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大气层: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新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黄河 通讯员 韩浩;意识形态口第二次工作例会召开[N];阿克苏日报;2007年

9 鲍勇剑;入侵脑细胞[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上海财经大学 鲁品越;以建设性姿态走出“左右泥潭”[N];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D];复旦大学;2005年

2 罗生全;符号权力支配下的课程文化资本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王晓梅;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探源[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琛;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包立峰;意识形态幻象与晚期资本主义现实[D];吉林大学;2009年

6 戚咏梅;深陷重围的骑士精神——高文诗人及其《高文爵士和绿色骑士》[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宏图;都市叙事中的欲望与意识形态[D];复旦大学;2003年

8 方珏;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D];复旦大学;2006年

9 汤斌;英语疫情新闻中言据性语篇特征的系统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张保权;转型社会中的经济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卫红;审美视域中的意识形态[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格明福;审美意识形态:从路易·阿尔都塞到特里·伊格尔顿[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颖;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看美国关于气候变化的新闻报道[D];厦门大学;2008年

4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建荣;论张爱玲的文化历史意义[D];华侨大学;2005年

6 阳春兰;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操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7 谭志成;发展我国民营银行的经济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韩国华;美国报纸上中国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胡雯;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88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88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1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