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新时期文学人类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与理论推进

发布时间:2019-06-19 15:53
【摘要】:新时期以来的三个十年间,中国大陆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对象域发生了三次转换:文学作品—文学文本—文化文本,也随之呈现出三种重要的研究范式转换。本文旨在对上述三种代表性范式进行分析与述评,进而指出,当下文学人类学研究与批评实践所进行的理论拓展呈现出清晰的二维图式:沿着纵向时间维度重申历史意识;沿着横向空间维度构建多元对话性场域,从而预示了该研究领域更具开放性的跨学科阐释空间。
[Abstract]:In the three decades since the new period, the object domain of literary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in mainland China has changed three times: literary works-literary texts-cultural texts, and then there have been three important research paradigm shift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and comment on the above three representative patterns, and then point out that the theoretical expansion of literary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and critical practice presents a clear two-dimensional schema: reaffirming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long the vertical time dimension and constructing multiple dialogical fields along the horizontal space dimens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research field is more open to inter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on spac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I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新建;文学人类学:中西交流中的兼容与发展[J];思想战线;200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晓禺;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轨迹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庆德;郑宇;;民族志文本与“真实”叙事[J];社会学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颜春龙;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菲;空间观念与族群认同[D];四川大学;2002年

2 李艳;阿来笔下的西藏想象[D];暨南大学;2006年

3 姜垌羽;通往“可能之路”[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晓禺;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轨迹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杰舜,叶舒宪;人类学与文学的互动──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周泓,黄剑波;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学人类学(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徐新建;文学人类学:中西交流中的兼容与发展[J];思想战线;2001年04期

4 稚桐;“不浪费的人类学”思想与实践[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Harold H.kelley;John L.Nichela;王叶舟;;归因理论及其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1986年02期

2 汪信砚;范式·层次·定义域——认识论研究方法论三题[J];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06期

3 杨耕;唯物史观的现代发展刍议[J];社会科学;1988年07期

4 于文军;历史主体对历史进程的超越与现代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范式[J];长白学刊;1989年05期

5 叶舒宪;原型数字“七”之谜——兼谈原型研究对比较文学的启示[J];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01期

6 郝立新;;论马克思历史观的本质[J];教学与研究;1990年01期

7 徐向东;心灵的本质与科学的结构——《神经计算的展望》评介[J];哲学动态;1991年05期

8 梁东方;试论孙犁创作中女性意象的原型及其作用[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9 彭兆荣;文学·人类学解析[J];当代文坛;1993年04期

10 陈明;新的探索 新的启迪——评余敦康《何晏王弼玄学新探》[J];哲学研究;199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成;;社会建构主义简析[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任维;古华光;杨明浩;李莉;;感觉神经信息编码的动力学规律[A];2002年海内外青年学者神经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王斌华;;语言和言语:语言学整体性研究的符号学范式[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曹晖;;元记忆理论与实验研究综述[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5 李晋宏;;营养地理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李金国;;我国宪法学研究范式的转换[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志清;虞重干;;论加强农村基层体育文化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龙江智;;旅游竞争力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批判[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曹南燕;;工程伦理学的回顾与展望[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徐放鸣;张玉勤;;《全球化语境中的休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本富;网络经济的四个难题[N];光明日报;2000年

2 奚建武 王东;开拓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新境界[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张长立;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范式[N];社会科学报;2000年

4 彭定安;新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新走向[N];辽宁日报;2001年

5 奚洁人(作者系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超越和融合[N];文汇报;2001年

6 佘双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力作[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的应用性格[N];光明日报;2002年

8 ;读书常不寐 嫉恶终不改[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产业组织导论》中文版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郑豪杰;“千江有水千江月”[N];中国教育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迟毓凯;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空间维度的非线索更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彭兆荣;仪式谱系:文学人类学的一个视野[D];四川大学;2002年

3 杨金鑫;汉语的内隐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庄锦英;情绪影响决策内隐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杨文安;竞争优势战略、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绩效关系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屠新泉;中国在WTO中的定位、作用和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红娟;创造教育与创造性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雅洁;麦克卢汉的媒介文化观[D];苏州大学;2002年

3 李菲;空间观念与族群认同[D];四川大学;2002年

4 吴永波;大中学生宽恕内涵认知及宽恕风格发展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小葵;真实还是虚构?[D];河南大学;2002年

6 童文俊;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7 刘东民;加罗法洛自然犯罪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岳欣云;应然、实然与必然[D];河南大学;2002年

9 李正伟;形式视域中的原型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郭春涛;FOK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02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02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8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