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从艺术的召唤——俄罗斯当代前卫艺术述评
[Abstract]:When it comes to Russian art, it is easy to equate it with realism. In fact, there is no lack of art experiments in Russia.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Russia set off an avant-garde art movement represented by artists such as Kandinsky, Marevich, Tatlin, Liszki and so on, which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world art.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viet ideology, avant-garde art was suppressed. Artists carried out art experiments in the "underground", gradually formed a force of "unofficial art", and formed the second avant-garde art movement in the 1970s and 1980s.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artistic creation was completely free, and the art experiment was very active, forming the third wave of avant-garde art. Russian contemporary avantgarde art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European and American art, but to a great extent, it ret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national culture, which constitutes a unique phenomenon in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world art.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分类号】:J15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怡;郑炯;;基于非线性图形的非物质设计方法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许世虎;赖家令;夏青;;融合于自然的产品造型艺术[J];包装工程;2008年01期
3 杨之武;蔡忠弟;;当代艺术对产品设计的启示[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赵伟;李晶;;浅谈《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人格魅力[J];大家;2011年09期
5 刘强华;;一个和我们同在的艺术大师——坚定的现实主义画家鲁西恩·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及其艺术[J];当代艺术;2007年01期
6 袁凯;;论后现代主义对工业设计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7 陈晓阳;作为材料本体的综合材料[J];雕塑;2003年06期
8 金山;;“看”的历史与文化[J];电影评介;2007年05期
9 孙源;;太阳一定照常升起[J];电影评介;2008年03期
10 王斐;;苏联首例视频艺术[J];电影评介;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胡西丹·阿布都克里木;新疆油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3 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梅汉成;觉醒与繁荣[D];东南大学;2006年
5 李仲如;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曹晖;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7 马刚;“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教学[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8 孙晓艳;艺术与技术的辩证法[D];复旦大学;2010年
9 范文南;依附·探索苏联美术对中国油画教育的影响(1949-1976)[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天翔;费尔南多·波特罗艺术述评[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梁小倩;二战后美国招贴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邹莹;后现代“破”装饰手法在服装上的运用分析及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4 罗秀华;论雕塑艺术的道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乔姝函;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极简主义风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朱毅;论木雕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及装饰性[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杨顺超;建筑设计中材料的知觉表现及运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张微;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论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超;对当代儿童插画设计视觉传达的分析与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孙中华;论西方现代抽象雕塑的创作语言[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洛加,,刘明琼;重访乌托邦[J];世界美术;1995年02期
2 孟卫东;零距离接触中国前卫艺术[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贾阳果;;论前卫艺术与艺术创新[J];艺术探索;2008年05期
4 朱瑞君;;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试论现代前卫美术对传统审美理论的颠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10期
5 宫宝荣;前卫与大众艺术——少数:多数?[J];上海艺术家;1995年03期
6 胡胜;“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笔谈讨论(22) 回到艺术——浅析中国前卫艺术[J];美术;2003年04期
7 陈传席;批评就是宣传[J];美术观察;2003年01期
8 邵大箴;还艺术本原——意大利超前卫艺术给我们的启示[J];美术之友;2003年04期
9 王南溟;;陈嘉映到底懂不懂哲学,邱志杰到底懂不懂艺术(中)[J];画刊;2006年05期
10 赵红英;;当代社会的艺术审美趋势[J];河北学刊;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鹿炳君;;以艺术的名义——伪前卫艺术的策略与招牌[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朱达秋;;世纪俄罗斯的文化激进主义[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新书架[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4 田丰;;忧思与发展——对当代世界体育发展的点滴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盛葳;;反抗的终结与阐释的焦虑:中国抽象艺术中的前卫性及其当代反思[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李景瑜;;当代世界的主题与中国的对外开放[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7 朱达秋;;19世纪俄罗斯的文化激进主义[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文海红;;前卫艺术在美术学院中传授的可能性[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付晓东;;当艺术遭遇经济——兼记“光·音/光阴”大山子艺术节[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郭小丽;;文化的连续性与断裂性——试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比中俄文化的发展特性[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济和;“俄罗斯文化节”异彩纷呈[N];经济日报;2006年
2 记者 余宁 孟祥宁;俄罗斯文化节展示俄罗斯艺术魅力[N];中国艺术报;2006年
3 张晓波(北京);冷落与畅销[N];中国邮政报;2006年
4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姚强;俄罗斯瞄准10年内成为旅游大国[N];经济日报;2006年
5 程晓萱;金色的艺术盛筵[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6 记者 李梅;精彩的历史性文体盛典[N];文艺报;2006年
7 徐涟;“俄罗斯年”群星荟萃精彩炫目[N];中国文化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裴诺;“俄罗斯文化节”三月在京开幕[N];音乐周报;2006年
9 吴晓都;全球化语境与俄国文化重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刘晓;将目光对准俄罗斯游客[N];秦皇岛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勤榕;俄罗斯文化转型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3 金钢;俄罗斯文化与现代东北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4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杨建军;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世界华裔文学新大陆:中亚东干文学[D];兰州大学;2009年
6 汪金国;现代中亚社会发展状况与趋势研究[D];兰州大学;2003年
7 乌小花;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与世界和平[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宋萌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分析与现实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郑永旺;空灵的世界 恍惚的真实[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孙雄;神人之际[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云静;意大利超前卫艺术[D];苏州大学;2010年
2 霰春辉;科学技术与当代恐怖主义[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顾鑫;基督教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鹿毅;论中国当代绘画的图像策略[D];西南大学;2008年
5 庞磊;俄罗斯军人行话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6 朱凌;论莫言小说中的儿童书写[D];扬州大学;2007年
7 张欣;俄罗斯政治文化与其对外政策[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8 谭琳;中俄转型时期青年价值观的比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邹丽娟;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杨建军;中亚东干文学的多元文化渊源[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04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04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