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当代生活与艺术之死:第二、第三和第一世界

发布时间:2017-03-18 00:05

  本文关键词:当代生活与艺术之死:第二、第三和第一世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所谓的艺术,主要是受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美国式“艺术”观念所支配,而再也不受德语的“艺术”或法语的“美的艺术”体系所支配。自从现代主义诞生以来,艺术的历史使命的减弱或者消失已经成为事实,但从全球范围而言,“艺术的终结”这一论断仍有些夸大其词。因为在第一世界的艺术死亡之后(这里存在更多的是文化),第二和第三世界的艺术还生长着。艺术从根本上说还不是一个媒介事件和现象,而是一个同我们每个人相关的东西——不管它是不是商品。
【作者单位】: 斯洛文尼亚科学与艺术研究院哲学研究所 中央财经大学
【关键词】第一、第二与第三世界 美学理论 艺术之死
【分类号】:J02
【正文快照】: 一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不管我们居住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当代的艺术观念主要是和这一术语的英语指称相关联的。因此,“艺术”的当代意味(即便是在哲学领域和欧洲大陆)再也不是主要受德语的“艺术”(Kunst)或者法语“美的艺术”(beaux-arts)体系所支配,而是受英、美关于这个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征稿启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7期

2 ;征稿启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8期

3 刘文婷;;从“三美论”视角浅析中国古代青楼诗人诗词翻译——以柳如是诗词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吴金香;;浅论艺术与美学之关系——以宗白华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柳和勇;;论创作自觉[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黄中模;;从“镜子”论看达·芬奇与金圣叹的美学思想[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3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4 叶朗;;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美学的启示[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郑玉明;;论梁启超的“趣味主义”美学体系[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6 罗中起;;艺术与审美之辩:关于文艺美学的反思(摘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乔焕江;走向艺术经验的美学[N];文艺报;2008年

2 白谦慎;开卷有益[N];南方周末;2007年

3 车前草;透过西洋景的艺术内省[N];西安日报;2006年

4 毅然;“意派”不是西方抽象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薛宣林 朱同;中国画最佳投资要诀[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李媛媛;开辟艺术向生活回归的前景[N];文艺报;2010年

7 蔡武 文化部副部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文章;隆重纪念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 雕塑家王朝闻先生百年诞辰[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2 孙晓艳;艺术与技术的辩证法[D];复旦大学;2010年

3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蓓洁;艺术·真理·现代性批判[D];复旦大学;2007年

5 何建良;“艺术终结论”批判[D];浙江大学;2008年

6 罗祖文;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鄂霞;中国近代美学关键词的生成流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洁;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辩证关系[D];苏州大学;2006年

2 何静;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张丹;席勒的人性化审美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崔酣;哲学与艺术的融通[D];吉林大学;2007年

5 苏芳;艺术的“非同一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丽;生命美学的理论价值和局限[D];山东大学;2005年

7 邓为琼;中国翻译美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段晓冬;异国情调的美:翻译美学—诗歌翻译的出路[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9 原凌雪;符号论视域下的艺术与美[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余慎;为我所用式的大众文化理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生活与艺术之死:第二、第三和第一世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3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4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