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从中国大陆当代小说的英译透视影响翻译文本选择的因素

发布时间:2019-09-18 03:34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大陆80年代后出现的两个重要流派(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代表作品的英译情况,揭示中国和英语国家出版机构和译者在选择文本时的侧重点和选择性以及构建和再现的不同的小说文学和文化形象。 针对中英世界各自侧重的流派、作家及题材的文本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主要涉及汪曾祺、阿城、韩少功、莫言、苏童、余华、残雪、刘索拉等作家,对相关作家的代表作英译进行定量统计,运用翻译研究、文化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理论进行定性分析;理论视角包括埃文—佐哈尔(Even-Zohar)的多元系统论、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的描述翻译学以及“文化学派”中安德烈·勒非维尔(Andre Lefevere)、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和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研究成果。 本文做出了以下结论:出版机构和译者的意识形态(Ideology)和诗学取向(Poetics)是影响选材的关键因素。中西方出版机构和译者由于各自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取向、两种文化的不对等以及翻译的不同目的(进口还是出口),分别塑造了不同的中国小说文学和文化形象。 在文化进口的过程中,西方出版社和译者意识形态的倾向体现于对中国神秘、落后、野蛮的固有印象,对政治背景和体制(如文化大革命)所持的批判态度,对中国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兴趣以及对小说中话语权利、两性关系和对现实生活的悲观失望情绪等与西方吻合的思想内涵的挖掘;诗学取向则体现在其对符合西方固有文学范式作品的偏好,这些范式包括叙事手法(如第一人称叙事、戏剧性情节和元小说)、艺术手法(如魔幻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和语言风格(如浓墨重彩和夸张怪诞的语言)。西方文化的优势地位使得西方出版机构和译者在文本选择上采取了顺应国人思想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的“归化”方法。 在文化出口的过程中,中国出版社和译者的文本选择则体现出对传统思想文化观念(如儒道文化)和文学传统(如笔记体小说,恬淡、优美的语言和意境)的偏好。由于中国出版社和译者的出发点是对外推介中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推介自己特有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取向,因此相对于英语国家读者属于文本选择上的“异化”。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0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书文;;论20世纪80年代家族小说的叙事时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曹多胜;;新历史小说的阐释与批判[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陈玉树;《五号屠宰场》写作技巧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王平;《土生子》主人公的心理和行为解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王平;福克纳小说中的耶稣原型及其意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吴俊龙;;从《雨王汉德森》看贝娄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思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周良发;;月光下的苍凉——浅析曹七巧悲剧命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8 曾少美;;从《马桥词典》看韩少功与米兰·昆德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9 王艳;;解析汪曾祺作品中的中华人文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李冉;;关于王朔现象的评价及“文学神经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焦守红;;崛起的“80后”新青春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6)[C];2005年

2 张文刚;;“梦”与“花”:顾城和海子诗歌创作之比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3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宗灵;媒介与学生:思想、文化与社会变迁中的《学生杂志》(1914-1931)[D];复旦大学;2011年

6 金春平;边地文化视野下的新时期西部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卢普玲;人物与叙述[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素青;加里·斯奈德和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自然与人类的生态哲学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梁晓君;浩然创作的本土性与评价史[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徐杨;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小说婚恋叙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加琴;论霍桑的哥特式清教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周丽雯;索尔·贝娄四部小说主人公的心理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子晋;论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石洁;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及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福克纳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吕娜;都市婚恋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与文化内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苏英姿;为“梦”而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玉红;一道醒目的叛逆风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覃健;地方叙事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张冉;灵魂的叩问与救赎[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赵述晓;论大江和莫言的故乡想象与艺术超越[D];江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7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37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c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