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研究的“西马化”倾向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立元;;简论实践存在论美学[J];人文杂志;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蕾,张学昕;透过生活氤氲的精致叙述──苏童短篇小说解读[J];北方论丛;2001年01期
2 闫永利;文学的生态环境与经典[J];滨州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3 傅永军;新感性、新理性与解放之途——马尔库塞“政治诗学”思想解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03期
4 周文文;发展伦理∶人类发展对伦理学的挑战[J];东岳论丛;2004年06期
5 吴剑萍;;悖谬与超越——对《洛丽塔》的创作动机“审美狂喜”之我见[J];俄罗斯文艺;2006年02期
6 丁国旗;文化危机与美学还原——一种对马尔库塞思想的读解[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陈全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社会学及其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陈学明;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美学理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吴卫华;文化创造与反抗绝望——屈原的知识分子品格谫议[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马茅赓;试论文学经典的生态环境[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周文文;伦理 理性 自由[D];复旦大学;2005年
3 徐良;美国“新左派”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5 白浩;无政府主义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时学;20世纪西方左翼戏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D];复旦大学;2005年
8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9 张国钧;“乌托邦”还是“科学”[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强;试论马尔库塞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邹强;雅典娜之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晓春;叶燮《原诗》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范冬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程捷;从《边城》到《长河》——论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发展演变[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彦锐;生存体验与诗性追求的交汇[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子春;诗歌教学的传统与现状及其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8 郭虎妹;西方现代文学观和批评方法对职校文学教育的启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9 霍九仓;蒋孔阳文艺美学思想评述及其当下之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锦萍;走进悲剧 感受壮美[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俞吾金;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学说的基本特征[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赞梅;;实践论、唯物论与人本主义——也谈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哲学基础[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顾凤威;;略论若干学院派青年批评家观念走向与批评实践——兼谈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理论的生命力[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董学文;;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当代价值[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耿波;;都市扩张与城市英雄主义——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艺术中的审美重构[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学文;;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的几个问题——纪念改革开放30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马龙潜;高迎刚;;“文学理论学”的生成逻辑及其现实意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赵文;;反思与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与当代文艺学建设刍议[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4 徐汝霖;;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借鉴性的思考[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前言[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周伟平;;从文学本质的争论看文学理论30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陈牧;;艺术和审美,,铸就完整之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谭好哲;;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几点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9 李永新;;身体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中的身体问题[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10 胡亚敏;;关于文学及其意识形态性质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驰;研究马克思身后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N];文艺报;2008年
2 堂圣元;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文化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王一川;探访被覆盖的理论原点[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于文秀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守望精神麦田 执著意义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 韩晓玲、通讯员 蒋明;文学理论必须积极回应现实[N];湖北日报;2006年
6 马建辉;维度与走向[N];文艺报;2006年
7 ;文艺学的当代形态论[N];光明日报;2002年
8 张克明;开拓文学理论的研究视野和空间[N];文艺报;2002年
9 陆贵山;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拓展与创新[N];文艺报;2004年
10 程正民;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多种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晓林;从立场到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及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杜明业;詹姆逊的文学形式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D];四川大学;2007年
4 温恕;文学生产论:从布莱希特到伊格尔顿[D];四川大学;2003年
5 孙士聪;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视阈下西马意识形态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苏仲乐;文化批评的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齐鹏;女性主义如何干预艺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8 刘进;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杨东篱;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庞璃;格雷厄姆·默多克文化—经济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青;政治视角构成一切阅读和阐释的绝对视域[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2 师会敏;20世纪西方文论文化转向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李雯;审美救赎还是启蒙欺骗?[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传敏;从本雅明到伊格尔顿[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孙伟伟;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大学;2007年
6 赵瑞;东西方女性的共同困境[D];吉林大学;2007年
7 颜研生;作为一种“生产”存在的文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崔剑峰;伊格尔顿文学生产理论解析[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李品;[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任春梅;论詹姆逊后现代语境下的新马克思主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7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37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