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日常生活:女性主义批评新的话语生长点

发布时间:2019-11-13 01:16
【摘要】:日常生活视角的引入和众多日常生活理论资源的借鉴、吸收和转化,是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走出研究的危机和困境,获得新的话语生长点和兴奋点的内在要求。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不仅有益于女性主义批评超脱男性中心创作和批评观念的束缚,认识到女性在日常生活叙事的创造天赋以及这种创造天赋的优越性,自觉构建一个女性主义的日常生活诗学体系;还有益于女性主义文学和批评走出"话语象牙塔",以对日常生活的叙写和阐释影响、沟通、连接中下层女性的生存经验,使自己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并发挥积极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先霈;探求时代新话题 建设本土文艺学——《文艺争鸣》新世纪文艺理论话题笔谈读后感[J];文艺争鸣;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陆兴忍;走向女性主义日常生活诗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红兵;;文学研究、反本质主义与日常生活[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夏旭光;;试析视觉文化中如何抵制女性的“被看”[J];大家;2011年16期

3 战雪雷;;图像增殖背后的商业逻辑[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4 吴黛舒;;艺术教育门外谈[J];基础教育;2006年03期

5 戴丽;;闾进:让艺术不再只是奢侈品[J];中国商人;2011年08期

6 胡安;马一鸣;;贫困设计博物馆[J];艺术界;2011年04期

7 付晓东;严舒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9位年轻女性艺术家[J];美术文献;2011年04期

8 周旭;;20世纪美国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杜威思想[J];文艺研究;2011年07期

9 张红;;试论文学批评视域中的比较文学方法[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10 廖雯;;春寒透心凉——理解“80后”和“80后艺术”的十个关键词[J];画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裳裳;;论文学的日常性品格[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万莲子;;池莉与潘诺娃日常写实小说的文化魅力[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宋建明;;关注色彩的N个维度[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5:色彩与城市生活[C];2008年

4 李炜;;沈虹光访谈录[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薛纯华;;文艺创作与市场经济[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6 姚文放;;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是否可能?[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7 张意;;自律性:布尔迪厄理论的“内在冲突”[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熊兆飞;;文化差异下的中国色彩[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宋晓英;;苏青与西方女作家传记比较论[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霍克冬;;从安德森的《森林之死》到张爱玲的《花凋》[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娟;女性主义批评:从单数到复数[N];文艺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曹俊杰;巧妙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公共艺术[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陶东风;也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贾方舟;男性艺术的迷思[N];中国妇女报;2003年

5 童庆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刘燕;先谈艺术,再说收藏[N];东莞日报;2008年

7 张玉能 张弓;当前文艺学的方法论思考[N];文艺报;2006年

8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媒介多样化与文学发展新动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杨照;重拾对于故事的好奇心[N];文学报;2009年

10 金惠敏;图像时代的文论碎片[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刘玲;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孙晓霞;从混沌到有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陆敏;文艺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层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5 贾媛媛;艺术与经验[D];黑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丽;日常生活审美化及相关文艺学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青峰;论艺术化生存与艺术创作[D];湖北美术学院;2008年

3 李萌;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卡通”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粟世来;消费主义与审美生活转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丽;中西方女性气质与人生情境的比较分析:《嘉莉妹妹》与《长恨歌》[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师会敏;20世纪西方文论文化转向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钱丽丽;“媒介即讯息”[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贞;论大众文化的平民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秦璐;当代时尚的审美体验[D];四川大学;2006年

10 袁远;重组的现实[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560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60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e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