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艺术法则和艺术家的自由

发布时间:2019-11-29 07:35
【摘要】:艺术家创造了艺术法则,这些法则在完成相应的使命后,或成为艺术的枷锁或成为艺术家打破的对象,艺术在挣脱束缚中获得了自由,也获得了新艺术产生的动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羽;;一个画廊经营者给年轻艺术家的信[J];金融博览;2011年08期

2 ;机场[J];艺术界;2011年04期

3 孙兆润;;俄罗斯艺术家称号下的思辨[J];神州学人;2011年07期

4 比利安娜·思瑞克;;上海2010[J];美术文献;2010年02期

5 黄心武;;谈艺术家的思维[J];广东艺术;2010年02期

6 黄建宏;;如何回返个体[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8期

7 ;展讯[J];缤纷;2011年09期

8 朱青生;现代艺术中艺术家的责任[J];艺术·生活;2005年04期

9 ;努力奋进的宋庄艺术家[J];中国拍卖;2010年04期

10 ;个体青春的集体回忆 A4青年艺术家实验季第一回展[J];西南航空;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曼i_;;从艺术体制看艺术家的创造性[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夏昭炎;;艺术和艺术家的“头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3 付晓东;;当艺术遭遇经济——兼记“光·音/光阴”大山子艺术节[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田亚洲;杨维民;;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对当代流行艺术的反思[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金维诺;;龟兹艺术的创造性成就[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6 麻显钢;;中国现当代艺术中“性”的遮蔽与张扬[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兰;杜敏;;论人民生活与艺术创作中主客观相结合的辩证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8 章润娟;;女人的错误?男人的错误?——由肖鲁《对话》及署名权争论引发的思考[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9 张居华;;关于建立艺术情象学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曹俊杰;艺术家的“态度”与画廊经营[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2 胡纠纠;艺术作弊:艺术家们不吭声的生存法则[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记者 周旋;市老艺术家协会成立[N];商丘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韵;“把艺术奉献给群众”[N];光明日报;2006年

5 韩美林;岂能做“人民币艺术家”[N];人民日报;2007年

6 曹俊杰;艺术家的现实与神话[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吴国才;“70后”之后……[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陈健强;地方艺术家的生态及出路[N];美术报;2008年

9 徐亮;艺术家的错位[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研究生 章润娟;“70、80”后 悠着点[N];中国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2 李必桂;艺术作为存在的根本发生[D];武汉大学;2004年

3 金敬姬;艺术—无意识的象征产物[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张激;国家艺术支持[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5 郭峰;当代中国艺术市场及其互联网经营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6 齐鹏;女性主义如何干预艺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翟晶;边缘世界[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8 郭景华;观看之道: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梅汉成;觉醒与繁荣[D];东南大学;2006年

10 李笑男;作为观念的影像[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箐檐;心灵“补偿”[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2 石莉;清末民初上海的艺术家与民间赞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卢征远;当代艺术坐标系统与自我剖析[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4 梁志欣;单纯的力量[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5 陈琦;生生不息即为美[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6 张金凤;“自我的迷宫”[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7 赵桢;80后艺术家的发展状态[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8 袁悦;试析艺术家的自画像[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冬梅;论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D];新疆大学;2005年

10 廖杏;杜尚的接受美学思想[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7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67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4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