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诗教理论
发布时间:2020-03-18 13:30
【摘要】: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儒学在外来力量的冲击之下,面临严重的危机,其在抵御外来文化、教育大众、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社会功用已完全塌陷。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一部分文化精英站在民族文化的立场,开始了中国传统儒学的复兴运动,他们从孔孟儒学的核心概念入手,开始对传统儒学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寻求儒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立足点和生发点。“现代新儒家是产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以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为己任,,以服膺宋明理学(特别是儒家心性之学)为主要特征,力图以儒家学说为主体为本位,来吸纳、融合、会通西学,以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思潮。”其产生与清末民初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密切相关,是传统儒学在新时期发展的历史必然。通过现代新儒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中国传统儒学部分恢复了活力,开始对抗外来文化的冲击,并进而形成了中国二十世纪初波澜壮阔的独特文化景观。现代新儒家诗教理论的主要特点:立足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返本开新”的思想纲领、援西入儒的学术背景、“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完备的理论体系。从其理论特征看,现代新儒家已成为一个继承了中国传统儒学的核心价值,但又完全面向世界可以吸纳其他学派营养的理论开放体系。现阶段,加强对现代新儒家的研究,探究其在继承、探索、研究、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将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发挥有益的、巨大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5
本文编号:2588783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毅;“中体西用”文化观的再认识[J];道德与文明;2002年01期
2 郭沂;略说儒学的现代开展[J];东方论坛;2005年01期
3 张学智;中国实学的义涵及其现代架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张立文;20世纪中国儒教的展开[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周炽成;现代新儒家对五四道德革命的批评与回应[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6 李欣复;儒学现代命运嬗变史考略[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车成桓,叶静;现代中国的儒教:当代新儒学运动及其文化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8 赵吉惠;现代新儒学基本理论的自我消解[J];孔子研究;2004年06期
9 高迎刚,马龙潜;马一浮诗学思想的哲学基础[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景海峰!深圳,518060;简议牟宗三圆善论的理性主义困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本文编号:25887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8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