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创作中的审美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光;曹植的人生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2 梁琨;;论曹植作品中“建功立业”的艺术特色[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4期
3 高飞卫;论曹植创作中的忧患意识[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4 徐志啸;曹植的生平、政治主张及文学成就[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02期
5 张德钧;;关于曹植的评价问题[J];历史研究;1957年02期
6 裴登峰;张廷银;;论曹植诗中“剑”的意象性[J];青海师专学报;1992年03期
7 王三毛;;论曹植对蓬意象的取舍与改造[J];阅江学刊;2018年03期
8 梁加尼;;标举独立个性 张扬艺术之美——曹植五言诗说略[J];中文自学指导;1994年07期
9 张蕾;;曹植妇女题材诗作鉴赏异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10 秦龙泉;;曹植作品中的龙意象[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巍;;试论李白对曹植诗歌创作的继承与发展[A];中国李白研究(2006—2007)——李白与当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袁仁琮;;文学创作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贺敬之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4 赵学儒;;文学创作的底气、力气和豪气[A];大江文艺(2016第4期 总第163期)[C];2016年
5 胡长斌;;“被时代”的文学创作与学术写作[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志忠;;也谈“当前文学创作症候”之根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7 汪守德;;军事题材文学创作的几组关键词[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4)[C];2012年
8 王建;;距离的魅力——对文学创作与鉴赏中审美心理距离的评价[A];东方丛刊(1994年第3、4辑 总第十辑)[C];1994年
9 刘相雨;;论管同的思想与文学创作[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童庆炳;;文学创作的审美意义[A];东方丛刊(1993年第4辑 总第七辑)[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省鄢陵县马坊乡第一初级中学 王松安;曹植悲壮的情怀[N];学知报;2011年
2 刘跃进;曹植创作“情兼雅怨”说略[N];光明日报;2006年
3 郑荣来;曹植说疫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马泰泉;一颗永远醒着的灵魂[N];文艺报;2015年
5 吕何生;欲建功业 抱负难酬[N];安阳日报;2012年
6 杜晓青;滔滔洛水 传咏千古衷曲[N];中国艺术报;2011年
7 郭启宏;丕植诗文优劣论[N];光明日报;2002年
8 朱永明 田文倩;新世纪以来的甘南文学创作脉象(下)[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9年
9 记者 敖成林;曲靖文学创作迎来“黄金时期”[N];曲靖日报;2018年
10 记者 张清俐 通讯员 孙会沅;实现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良性互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贵环;曹植文学的批评史略[D];扬州大学;2010年
3 刘坤;魏晋家庭伦常与文学新变[D];山东大学;2015年
4 陈留生;传统伦理与五四作家人格及其文学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大恒;江淹文学创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任丽青;“十七年”时期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D];上海大学;2007年
7 许爱联(Chidhathai Puyati);曾心文学创作与80年代以来泰华文学思潮[D];吉林大学;2012年
8 王萍;曹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韦运韬;魏文帝曹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戈晓毅;近代中国歌剧文学创作特性历史审视(1920年-1949年)[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刚涛;曹植创作中的审美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娟;从曹植接受史中考察历代对曹植赋的接受情况[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李曙光;曹植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吕则丽;曹植辞赋与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晚成;曹植思想与人格分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孙娟;曹植诗歌接受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杨贵环;三曹文学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04年
8 乔芳;曹植集及《曹集诠评》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闫月珏;论三曹文学的生命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清遐;曹植诗歌意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92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92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