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02:39
【摘要】:二十世纪是学术大发现的世纪,出土了许多与先秦文学密切相关的文献材 料,包括一些不见传世的佚籍。出土文献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研究视野,在丰富 我们研究材料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本文的写作是以王 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为理论指导,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出土 文献的角度切入,并结合传世文献,对先秦《诗》学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论文的绪论部分属于概述性的,从简帛佚籍、青铜器两方面论述了出土文献 对先秦《诗》学研究的价值,以及如何有效有据的利用出土文献的问题。 正文部分共分为八章。 第一、二两章是是从青铜器角度切入的。第一章是从青铜编钟入手,探讨了 雅乐体制的变迁与《诗》的四言构体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是从金文中的“嘏词” 入手,利用前人及时贤的青铜器断代成果,比照了金文嘏词与《诗》中嘏词分布 情况,进行诗篇断代,并讨论了《诗》学史的一些问题,比如《商颂》的作年。 第三章讨论的是先秦《诗》学阐释的问题。本文认为仪式象征也是阐释手段, 并探讨了仪式象征的阐释功能。然后又论述了“类”与先秦《诗》学阐释之间的 关系,并探讨了“赋诗断章”的《诗》学阐释价值。 第四章至第七章是围绕上博《孔子诗论》简展开的。第四章对《孔子诗论》 简“总论”部分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校释以及《孔子诗论》简的编连提出了自己的 看法。第五章讨论的是孔子与《孔子诗论》简的关系,本文认为,孔子论《诗》 是《孔子诗论》的主体。第六章讨论的是子游及其后学与《孔子诗论》简的关系。 第七章比较了《孔子诗论》与汉代《诗经》学的关系,本文认为以《毛诗》为代 表的汉代《诗经》学与《孔子诗论》存在诸多的差异,二者不是一个系统东西。 第八章主要利用上博《孔子诗论》简以及阜阳汉简《诗经》,探讨了先秦《诗》 的文本与今传的《诗经》文本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6.2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传才;《诗经》出土文献和古籍整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廖名春;出土文献与先秦文学史的重写[J];文艺研究;2000年03期
3 邹然;先孔《诗》说发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4 杨敏;“思无邪”别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01期
5 赵伯雄;《荀子》引《诗》考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史党社 ,田静;《秦出土文献编年》与秦史研究[J];文博;2001年03期
7 汪大白;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历史转折──朱熹“以《诗》言《诗》”说申论[J];孔子研究;2002年03期
8 胡可先;出土文献与唐代文学史新视野[J];文学遗产;2005年01期
9 魏平;;试论汉魏南北朝墓志的语言研究价值[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陈良武;;出土文献与《论语》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本文编号:2596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96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