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新月》之变

发布时间:2020-03-27 14:33
【摘要】: 《新月》月刊是一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较有影响力的文艺月刊,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学界的研究多集中在新月派,新月个体的文学成就上,对于《新月》月刊的关注反而比较少,尤其是以整体的视角来研究。作为一份公开发行的杂志,《新月》历时五年之久,有着诸多的变化和自身的嬗变历程。 本论文从以下五部分探讨《新月》之变,全文围绕一个“变”字,平行行文。第一部分概述《新月》杂志的相关概况,如定位、撰稿人、杂志主张等及《新月》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分析新月编辑不断更替的原因及其影响;第三部分探讨《新月》栏目之变;第四部分探讨刊物定位之变;第五部分为结语,概述《新月》解体之因及对现代杂志发展的启示。 本论文重点探讨了《新月》编辑由“集体”而“个人”的由来及原因,起初因为股份制的实行,大家都想当编辑,因此为了调和大家的矛盾不得不实行集体编辑,但当徐志摩这个核心人物退出后,因为见解主张的不一致及个人事务的繁忙,新月编辑逐渐分化成个人,由此产生了个人编辑。编辑力量的消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杂志栏目的变化,比如“海外出版界”就是叶公超的主张,而“零星”则主要由梁实秋挑起。除了编辑和杂志栏目的变化,《新月》杂志的定位也一直在随成员主张的变化而变化,起初是纯文学,然后是综合类杂志,其次是政论风,最后又回归于文学。从这些变化,我们既可以领略到新月同仁们的文学主张、政治理念、人格魅力,也可以窥探到一份杂志从创刊到终结的过程及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玮;;“白话”特性与“格律”建设——论新月派格律探索中的语言问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刘华;;从《草莽集》看朱湘现代白话诗的创作特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周怡彤;;最特别的存在——浅析鲁迅的文学与政治关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4 孙晓娅;徐s,

本文编号:2603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03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9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