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左传》战争篇章的叙事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14:34
【摘要】: 《左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叙事艺术,历来为学者所推崇,并被誉为叙事文字之规范,而其叙事艺术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它的战争篇章中。 《左传》战争篇章的结构是系统完整与曲折变化的统一。为了追求叙事结构的完整性,《左传》对于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均作完整叙述,并在叙述中始终贯穿一条含有胜败缘由的因果线索。在战争叙述中,《左传》也善用伏笔和应笔以使结构更加系统完整。而在具体的战争篇章中,其结构则又极尽曲折变化之妙,绝无雷同。 《左传》叙战注重时间谋略。在时序布局上总体顺时演进,而局部则采取预叙、倒叙、插叙和补叙的叙述方式。在时限安排上,则详略有别,详酝酿和结果而略过程。 《左传》战争叙述具有小说化的倾向。它善用细节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渲染战争气氛,使战争叙述显得从容闲暇。战争篇章中增加了大量的故事情节,而且情节被叙述得波澜起伏,并在部分情节中有虚饰倾向。 《左传》以第三人称旁观者的视角叙述战争,可以自由灵活的剪裁组接材料,但也有局限,作为旁观者只能叙述人物的言行,不能描写人物心理。在个别段落中,《左传》也采取人物视角叙述战争。战争叙述中也有作者视角,作者视角在评论、人物代言和对比叙述表现的倾向性中显露出来。 《左传》这些开创性的叙事艺术成就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巍;吕明臣;;《左传》叙战篇章图式及其成因[J];文艺评论;2012年10期

2 殷国光;刘文霞;华建光;郑路;;《左传》篇章零形回指研究再探讨[J];语文研究;2013年01期

3 倪天祥;试论《左传》战争篇章的结构艺术[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赵志强;刘朝晖;;《左传》君子观及现代启示[J];语文学刊;2007年21期

5 许夙慧;;《左传》中的避讳语使用举要[J];语文学刊;2010年07期

6 杨晓娟;;从《左传》到《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看同义词的出现及连用[J];语文学刊;2010年10期

7 蒋勇;;《左传》中的大国称霸之道[J];语文学刊;2012年18期

8 王东美;;《左传》中作为衬托意义的女性形象[J];林区教学;2013年04期

9 邢猛;;论《左传》报恩叙事的原理与功能[J];文艺评论;2016年11期

10 伏雪芹;;《左传》载梦的特点及其时代意义[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家健;;《左传》美学思想札记[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2 钱慧真;;《左传》疑义新证[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胡光舟;;论《左传》的史观及其表述方式[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4 李卫军;;“评点”释义:以《左传》为中心的述论[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七辑)——中国文化论的我与他[C];2007年

5 吴培德;;《左传》之伦理观[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毛振华;;《左传》赋诗、引诗与春秋解《诗》之学[A];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四辑)[C];2013年

7 侯文华;;《左传》灾异现象刍议[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8 彭安湘;;论《左传》中齐鲁两国女性的风貌及其文化内蕴[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9 张新科;;《左传》叙事文的艺术结构[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10 郭丹;周晶纯;;《左传》行人辞令赋诗取义类型考论[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教授 著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 傅刚;《左传》如何读(下)[N];人民政协报;2019年

2 傅刚 北京大学教授 著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左传》如何读(上)[N];人民政协报;2019年

3 北京大学教授 著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 傅刚;《左传》如何读(中)[N];人民政协报;2019年

4 华侨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 杨虎;《左传》的“孝”观念:从祭祀义向“养”“敬”义的转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5 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 唐明亮;近代域外《左传》研究路径各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6 段澜涛 张继军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左传》中所见“志”类文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7 苏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左传》“尔有母遗~D我独无”断句新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8 郭丹;怎样读《左传》[N];中华读书报;2015年

9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 包瑞峰;《左传》 百年完璧成一书[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陈冠兰;以礼治左传之“善本”[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子初;明代《左传》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高方;《左传》文学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宗棠;清代《左传》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金永健;清代《左传》考证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5 许超;《左传》的语言网络和社会网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华;《左传》修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巍;《左传》叙战语篇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王玲;《左传》鲁人形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程小青;吕祖谦《左传》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齐琳;《左传》事件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红芹;《左传》战争篇章的叙事艺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晶;《左传》中“礼”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7年

3 华珍;《左传》生死观及其叙事表现[D];青海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韶华;《左传》中的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彭飞;《左传》梦现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6 卓莉;林纾的《左传》选评本及其古文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晓萌;《左传》与《战国策》女性比较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

8 温晓玲;《左传》“志怪”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淑良;《左传》祭礼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罗静;西汉《左传》学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03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03095.html

上一篇:论《新月》之变  
下一篇:论刘勰立言思想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d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