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印刷术与词体演进关系初探

发布时间:2020-03-29 16:44
【摘要】: 前人在讨论唐宋词演进问题时,往往忽视词体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从词的传播的角度出发,探讨唐宋时期新兴的雕版印刷技术的运用,对词体演进的影响。 词体文学性与词体音乐性的矛盾斗争贯穿唐宋时期词体演进的始终,构成词体演进的内在推动力,,是内因;两宋兴起的印刷术是推动词体演进的不容忽视的外力之一,它与其它因素共同构成词体演进的外因。本文分期考察了词体的发展与印刷术的运用情况,指出了两者间常为人所忽视的内在联系。 唐五代——北宋时期:词体文学性虽有抬头,但词体音乐性一直处统治地位,原由所在是这一时期印刷术的运用集中于宗教与儒家经典的出版,词集的流传以手抄本、石刻本为主,文本媒介处劣势,无法和强势的歌妓媒介对抗。 南宋时期:民间出版力量日趋成熟,较少受官方意识形态控制,其出版活动更代表市场行为,词的别集、总集、丛刻大量涌现,取代歌妓成为词传播的主流媒体。 媒介的转变对词的创作者、词的受众都产生了深层次影响,进而影响着词体音乐性与词体文学性的斗争结果,最终决定了词体演进的方向与进程。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贤美;;关于中国古代印刷术的西行漫记[J];青苹果;2007年05期

2 龙建国;;宋代书会与词体的发展[J];文学遗产;2011年04期

3 罗漫;;词体出现与发展的诗史意义[J];襄阳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4 周箐;余锐;;歌曲《月满西楼》的声乐美学研究[J];音乐创作;2011年04期

5 曹辛华;;词乃乐府的“格”、“律”化——词体生成问题新论[J];江海学刊;2011年04期

6 彭玉平;;论词之“哀感顽艳”说[J];文学遗产;2011年04期

7 吴建军;;明中期无锡民间印刷术发展对“明体字”成型的影响[J];装饰;2011年08期

8 木斋;焦宝;;曲词民间起源论检讨——曲词发生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9 杨吉华;;“境界”:词体艺术时空终极状态的审美价值判断——以宋代词体艺术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赵岙村;;向死而生——评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J];中国儿童文化;2009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凌云;;孙康宜著《晚唐迄北宋词体演进与词人风格》[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2 张瑞;陈淼;;构筑微纳结构的新方法——微接触印刷术[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崇德;徐文武;;燕乐声乐化与词体的产生[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吕肖奂;;《醉翁吟》与《醉翁操》[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贺强;;化学纳米印刷术制备图案化温敏聚合物刷[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石刚;王燕东;吕男;;边缘印刷术在功能材料图案化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刘旭庆;李毅;郑子剑;;蘸笔纳米替换印刷术[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周吉友;;“现存最早印刷品”辨析[A];中国印刷业数字化发展策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谢丹玫;;网上医学[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郭云杰;;从滩头年画看中国濒绝民间艺术前景[A];出版业调查报告——第四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猛犸;印刷术让存储迅速而丰富[N];电脑报;2011年

2 郭 国;探源印刷术[N];大众科技报;2003年

3 本揶记者 刘波;德国,现代印刷的摇篮[N];深圳特区报;2009年

4 贺圣遂;技术是如何改写出版史的?[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张珂;图像随光波变化的新型印刷术[N];中国包装报;2003年

6 蔡义江;词的体裁[N];人民政协报;2002年

7 蔡义江;词的流变[N];人民政协报;2002年

8 蔡义江;“词”的起源[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游上;刻板印刷术起源于成都[N];成都日报;2007年

10 蔡义江;宋词的特色[N];人民政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伟;宋代社交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福美;宋中兴词人群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叶宽;宋代文学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吴s

本文编号:2606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06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6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