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经世致用观及其诗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15:08
【摘要】: 作为明代“后七子”之一的宗臣,其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想在明中叶兴起的实学潮流中独具特色。 宗臣在社会政治思想上持有经世致用观。这一是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内圣外王”观的影响,二是由于受宗氏世代信奉儒学的家风影响,三是为当时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以及文学思想界的浮虚之弊所激,因而宗臣提出了“学而有补于天下国家”的重视事功的社会政治思想。表现在具体事务上,则为对于教育的重视,对于危害百姓利益的客兵制度的思考以及对于百姓教化观念的重视。 宗臣的经世致用观影响到文学思想上,表现为对于文学社会功能的重视,认为文学具备益于时政的社会政治功用。与此同时,身为复古派作家之一的宗臣持有反对模拟、力求变化的文学主张,这在复古派作家之中颇有新意。宗臣推尊的古代优秀作家主要有司马迁、班固、李白、杜甫,表现到创作中即为学习《史记》的实录精神以及写人风貌的笔法,,以及杜甫的热切关注现实,以百姓为念的现实主义精神。 受传统儒道思想双重影响,宗臣间或也表现出弃官归隐的思想,这同时也源于其好友陆西星的影响。宗臣在道家文化浸染下的文学创作突出地表现为一种雄奇飘逸的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07706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康有;论李二曲对儒学正统的辩护[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冯艳;论归有光抒情小品中的史记精神和史记笔法[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吴琦,冯玉荣;《明经世文编》编纂群体之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孙红;屈原庄子的思想及文风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邓乔彬;先秦诸子的地域文化特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王渭清;略论司马迁的好奇与《史记》叙事之奇美[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陈江;;明代中晚期的礼仪之变及其社会内涵——以江南地区为考察中心[J];史林;2006年01期
9 吴灿,郑达威;汉代循吏的传播功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姜峰;典型的形象 冷峻的讽刺──试析宗臣的《报刘一丈书》[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郦波;王世贞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07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0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