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魏晋风度接受史及其现代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18:19
【摘要】: 经由历代接受者的拒斥误解和想象追慕,作为专有名词的“魏晋风度”,其内在特征固然和历史上的魏晋士人无法分割,但更重要的却是有赖于现代学人的集体建构。第一部分分析魏晋风度精神内涵的沉淀过程。从“风流”到“风度”,完成了中性词到褒义词的转化。从曹操的通脱发展到阮籍的旷达,魏晋风度由实用主义转向了审美主义,玄学的诗性精神滋养了魏晋士人的艺术人生。魏晋风度的内涵包括二个层面:一是它的社会内涵,即它是那个时代思想解放的产物,是那个特殊时代社会的文化心理的产物;二是它的美学诗学内涵,即它是魏晋士人内在品格、精神气质的美学显现;是魏晋文章所负载的文辞之美。在魏晋名士身上,具体表现为:玄妙其心,至大其神,放达其身。后世学者从不同层面使用了这一词汇。第二部分梳理魏晋风度的历时性接受过程。魏晋至中唐,魏晋风度回响的第一个高峰期。晚唐至北宋,魏晋风度的沉寂和再发现。元及晚明时期,魏晋风度的雅俗合流和异化倾向。晚清到20世纪30、40年代,魏晋风度的现代回响造就魏晋风度接受的第二个高峰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魏晋风度在现代回响的基础上,在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语境下呈现出深化和复调趋势。现代学人对魏晋风度的阐释和建构策略主要有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的解读;理想化的浪漫主义美学解读;社会学-政治学解读;哲学-美学的解读;思想史、心态史之解读等。拓展了魏晋风度研究的内涵,全面科学地反映了魏晋风度的本真面目。其中鲁迅的启发意义最大,宗白华的理解更深入人心,此两说几乎成为魏晋风度解释中不容争辩的“权力话语”。第三部分是对魏晋风度的现代性研究。在现代性话语和审美现代性关注下,,以魏晋风度的人文精神,魏晋风度与酒神精神,魏晋风度的狂欢化性质等话题作了讨论,辨析其自身暗合现代因子的一面,指出现代性研究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凤琼;;鲁迅对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贡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滕芳;狷介:魏晋气质与晚年孙犁创作[D];西南大学;2012年

2 李杨;唐人之阮籍风神接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07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07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8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