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铁生的文学创作及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0-04-02 07:33
【摘要】: 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史铁生沉默、睿智,是中国当代文坛少数富有哲学气质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中的哲理韵味极为浓郁,在众多的作家作品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大多作家作品相比,呈现出其独有的与众不同的哲学色彩。他的创作之所以能够获得这样的特色,与他的文学创作观以及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密切相关。 史铁生的文学创作观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随着他对生活,,生命的理解的加深逐步变化,并最终形成。其形成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意从其文学创作观形成的背景和心理角度出发,对史铁生的文学创作观的三个阶段:一、为写作而活着,写作是活着的目的。二、为活着而写作,写作是活着的手段。三、写作,不仅仅只是为了活着,写作是对生命更深层次的关怀进行研究,探讨。同时对他在文学创作观指导下文学创作进行研究,以期达到对史铁生的文学创作有一个深度的挖掘。 史铁生的文学创作在其文学创作观的指导下,走过了一条曲折的路。他的作品关注的内容由早期的残疾人世界逐步扩大到了正常人的世界,最后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都在他的关注之下。他由探讨残疾人的救赎之路开始,至求解整个人类的精神困境止。他用创作证明了生命的价值。 史铁生的文学创作创作对当今中国文坛有着突出的理论价值与时代价值。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来说,更是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启发作用。对我们今天广大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来说,具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7
本文编号:2611657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7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江鑫;论史铁生的写作观[D];河南大学;2011年
2 冯见彩;英雄主义:人类精神家园的丰碑[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会生;生命的感悟与言说[D];南昌大学;2012年
4 刘晓宇;涅i煤蟮闹厣鶾D];延边大学;2012年
5 李娟;史铁生之叙事与困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陆峗;孤独与宁静[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何继成;困境中个体观念的嬗变—史铁生创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11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11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