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王慎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4 21:22
【摘要】:王慎中(1509—1559),字道思,号遵岩,又号南江,福建晋江人,生活于明代嘉靖年间,与唐顺之、陈束、李开先、熊过、吕高、任瀚、赵时春等号称“嘉靖八才子”,他既是八才子的核心人物,又是著名散文流派唐宋派的首倡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自正、嘉之后,北地(李梦阳)、信阳(何景明)声价奔走一世,太仓(王世贞)、历下(李攀龙)流派弥长,而日久论定,言古文者终以顺之及归有光、王慎中为归。”《明史》认为王慎中的散文“演迤详赡,卓然成家”;明清时代著名文人或学者如王世贞、胡应麟、朱彝尊、施闰章、汪琬、李光第、艾南英等,对王慎中的文章都有过肯定。王慎中同时也是福建文学史上罕见的著名散文家,清代陈衍说:“吾乡之号称能文于当世者,至明始有一王遵岩……”研究这位作家,显然对整个明代文学及福建文化的研究都极具意义。遗憾的是,建国以来,王慎中之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近年虽有一些研究唐宋派的论文,以及较多涉及唐宋派研究的专著如《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明清散文流派研究》等,但对于王慎中的研究,仍相当薄弱,例如没有研究王慎中的专著问世,也没有点校出版过王慎中的诗文集,相关的研究论文也少得可怜,因此,本文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王慎中及唐宋派作家的更多关注。 论文以王慎中现存数十种相关版本的创作为依据,以王慎中的传记、行状、专集序跋等丰富材料为参考,在对其家乡进行实地考察之后,第一次把王慎中的生平、家世、交游等情况真实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同时,本篇论文还把这位作家放在当时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客观环境中,加以系统的认识与研究,从而第一次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与总结了他在文学理论,以及散文、诗歌创作等方面的特色与成就。 此外,结合正在进行的王慎中《遵岩集》的点校出版工作,本文作者以收录其诗文较为齐备的康熙五十年闽中同人书社本《王遵岩先生文集》为基础,详细参阅其他数十种版本,将该本未录之诗文,以辑佚的形式附于文后,从而也是第一次将王慎中之稀见作品公诸于众。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国;;论宣鼎《夜雨秋灯录》对《情史》的承续和创新[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曾垂超;李军均;;小说评点文体的独立:从子史之评到文学之评——刘辰翁《世说新语》评点的源流及意义论析[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4 栗亮;;从《罗刹海市》看蒲松龄的人生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5 宋瑞彩;;论《论语·先进》侍坐章中的小说因素[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6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7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朱万曙;论朱权的戏曲创作与理论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9 王柯;《三国志》语词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李永贤;;论廖燕“愤气说”的内涵及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何巧云;;论明朝休宁儒学之兴盛[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卢佑诚;;方苞与颜李学派[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朱丽霞;;古文与骈文:在“桐城谬种,选学妖孽”之后——从《光明日报》“百城赋”说起[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倪奇;刘飞;;以“气”论诗与方东树的诗学思想[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母进炎;;传播与接受——岳飞形象在明清通俗小说中的嬗变[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9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10 徐永文;;王阳明与书院关系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6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时培磊;明清日本研究史籍探研[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文志;《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王楠;李纲在桂事迹与诗文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官家辉;论海盗犯罪及其国际法管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影;明代南京都察院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小香;明代的知识女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叶辉;《明史·职官志一》笺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4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14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6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