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初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英;超文本网络文学及其审美价值[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邓凯蕾;;论网络文学审美取向[J];新闻世界;2010年01期
3 吴跃平;试论网络文学的发展障碍[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郭岩;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J];南方论刊;2005年07期
5 王璞,隋琳;网络文学:文学创作新的生长点[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6 周芳;试论网络文学的语言特点[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Z1期
7 房国霞;网络文学新特性分析[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宋玮;网络文学的非线性特征与思维[J];当代文坛;2005年01期
9 ;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的裂变 [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欧造杰;;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性[J];新东方;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婷;;网络文学对青少年人文精神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2 白烨;;网络文学的超文学意义[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3 周洪立;;网络文学的三个发展时期[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4 马季;;网络文学:与传统逐渐融合,生产消费机制成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1)[C];2010年
5 王宗法;;网络文学的走向[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欧阳友权;;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研究综述[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7 王颖;;网络文学:文学性与商业化的艰难平衡[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8 饶勇;;网络文学:文学发展“第三波”[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9 韦琴琴;莫洪源;何崇南;;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刍议[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周建民;;网络文学的语言运用特点[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定家;网络文学的身份危机与发展前景[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欧阳友权 张娴;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马云飞;网络文学99.99%是垃圾?[N];辽宁日报;2010年
4 许苗苗;纸媒化是网络文学的发展还是消亡[N];文艺报;2010年
5 匡生元;“茅奖”门槛对网络文学不公平[N];深圳商报;2011年
6 李平;网络文学 受追捧的启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叶菁;网络文学注水盛行 撬动读者钱包尚需精品化[N];通信信息报;2011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蒋朔;“手打党”横行,冲击网络文学正版市场[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9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何时赢得艺术尊重[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裴蕾;降温:网络文学“落地”减速[N];四川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家浩;网络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2 顾宁;网络社会环境下的当下中国文学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崔宰溶;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D];北京大学;2011年
4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5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谭华孚;媒介嬗变中的文学新生态[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生琳;向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历史告别[D];吉林大学;2010年
9 林雯;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成海鹰;文学欣赏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网络文学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斌;互联网时代文学发展的新图景[D];山西大学;2010年
3 乌吉斯古楞;蒙古语网络文学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宿亚琳;慕容雪村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叶剑松;消费语境下的游戏式写作[D];复旦大学;2010年
6 吴苑;网络文学:媒介与文化间的行走[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储冬叶;试论中文原创网络文学[D];安徽大学;2003年
8 林三洲;文化视阈中的网络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贾玲;论网络文学[D];四川大学;2004年
10 付冬玲;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辩证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13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1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