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网络文学初论

发布时间:2020-04-04 18:36
【摘要】: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化逐渐成了中华大地 上的一道新的文化景观。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 不但是网络文化花园中的一只奇葩,而且也是我们解读网络文化的一个重 要突破口。因此,从理论上对中文网络文学进行研究不但是健全和发展文 学理论的需要,而且也是合理阐释当下文化现象、预测未来文化前景的需 要。本文主要以中文网络文学为例,对网络文学的概念、发展现状、特质、 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及其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和论说。 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网络文学概念辨析。名不正则言不顺。该部分主要对目前 五种流行的“网络文学”说法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媒体和文 学活动主体两个方面对网络文学进行了界定;从广义上讲,网络文学作品 就是那些发表在网上的或者是由具有网络写作精神的人创作并体现出网络 精神的文学作品。从狭义上讲,网络文学就可以界定为:网络文学是具有 网络精神的人在网上进行文学创作、作品发表、文学接受、文学交流的文 学活动。它包括网上创作、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接受、网上文学交流 等多个环节。 第二部分:网络文学发展概说。该部分简单介绍了中文网络文学的发 展历史和当前蓬勃发展的局面。 第三部分:网络文学特质。该部分首先从网络文学概念入手,对网络 媒体和网络时代的主体性进行了考察。网络媒体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 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具有海量储存性、虚拟性、实时性、互动性的特点; 在以网络为特征的网络时代,,人作为实践主体、认知主体、审美主体其主 体性都得到了大大加强。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带来了更多自由 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束缚和困惑。然后,从网络文学创作、网络 网络文学初论 作方面,网络文学创作主体更加自由,但其对作品的控制力更加微弱,真正 原创作品消失。在作品方面,超文本结构比传统文学结构更加明晰、灵活; 网络文学语言更加丰富、鲜活;网络文学题材更加广泛。在文学接受方面, 网络文学不但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而且使文学接受过程发生 了种种变化。 第四部分:中国网络文学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该部分主要从中国经济 发展状况、文化发展进程、创作群体构成等方面对当前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状 况和全球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就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种种 不利因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英;超文本网络文学及其审美价值[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邓凯蕾;;论网络文学审美取向[J];新闻世界;2010年01期

3 吴跃平;试论网络文学的发展障碍[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郭岩;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J];南方论刊;2005年07期

5 王璞,隋琳;网络文学:文学创作新的生长点[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6 周芳;试论网络文学的语言特点[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Z1期

7 房国霞;网络文学新特性分析[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宋玮;网络文学的非线性特征与思维[J];当代文坛;2005年01期

9 ;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的裂变 [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欧造杰;;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性[J];新东方;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婷;;网络文学对青少年人文精神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2 白烨;;网络文学的超文学意义[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3 周洪立;;网络文学的三个发展时期[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4 马季;;网络文学:与传统逐渐融合,生产消费机制成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1)[C];2010年

5 王宗法;;网络文学的走向[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欧阳友权;;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研究综述[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7 王颖;;网络文学:文学性与商业化的艰难平衡[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8 饶勇;;网络文学:文学发展“第三波”[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9 韦琴琴;莫洪源;何崇南;;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刍议[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周建民;;网络文学的语言运用特点[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定家;网络文学的身份危机与发展前景[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欧阳友权 张娴;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马云飞;网络文学99.99%是垃圾?[N];辽宁日报;2010年

4 许苗苗;纸媒化是网络文学的发展还是消亡[N];文艺报;2010年

5 匡生元;“茅奖”门槛对网络文学不公平[N];深圳商报;2011年

6 李平;网络文学 受追捧的启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叶菁;网络文学注水盛行 撬动读者钱包尚需精品化[N];通信信息报;2011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蒋朔;“手打党”横行,冲击网络文学正版市场[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9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何时赢得艺术尊重[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裴蕾;降温:网络文学“落地”减速[N];四川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家浩;网络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2 顾宁;网络社会环境下的当下中国文学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崔宰溶;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D];北京大学;2011年

4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5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谭华孚;媒介嬗变中的文学新生态[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生琳;向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历史告别[D];吉林大学;2010年

9 林雯;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成海鹰;文学欣赏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网络文学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斌;互联网时代文学发展的新图景[D];山西大学;2010年

3 乌吉斯古楞;蒙古语网络文学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宿亚琳;慕容雪村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叶剑松;消费语境下的游戏式写作[D];复旦大学;2010年

6 吴苑;网络文学:媒介与文化间的行走[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储冬叶;试论中文原创网络文学[D];安徽大学;2003年

8 林三洲;文化视阈中的网络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贾玲;论网络文学[D];四川大学;2004年

10 付冬玲;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辩证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13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13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7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