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论语》的文学性

发布时间:2020-04-06 02:29
【摘要】: 《论语》是我国先秦儒家最原始、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它在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就《论语》的文学性作一探讨,全文共分六章,主要从文学角度研讨《论语》文本,通过分析解读文本来论证《论语》所具有的文学特征及其这些文学特征所体现的文学价值。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论语》在古今中外的重要地位和研究意义,以及《论语》的文学性研究现状。 第二章从语言特色上论证了《论语》的文学特点,文本大量运用雅俗共赏的口头语言,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和纯熟自然的虚词,,突出了语言的形象美、音乐美,促进了文学发展。 第三章从记叙事件、描写议论人物和抒发感情三方面论证了《论语》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文学特点,文本中孔子及其众弟子等人物形象面貌清晰、性格鲜明,具有典型化和个性化。 第四章论证了《论语》在建构和丰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上的文学特点。它首先提出了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说、“文质”说和“尽善尽美”说;其次肯定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功能“兴观群怨”;最后阐述了文学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并把“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文学创作者修养的依据。 第五章论证了《论语》的文学意义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六章总结了《论语》独特的文学性及本论文的研究对现当代的积极指导意义,以及本论文在论证过程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地方。 本文采用整体和个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论语》文本进行分析,力图从总体上把握《论语》的文学性质,同时又通过个别章节、句的分析,使读者对《论语》的文学性质有比较具体而深刻的了解,对它所体现的文学价值有更深层的欣赏和肯定。研究结果表明:《论语》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很高的文学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明;;《论语》之“论”[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贺新梓;;试论《论语》中成语的语法特点[J];文学教育(上);2011年08期

3 陆燕婷;;从《论语》看孔子[J];文学教育(上);2011年06期

4 楚绪磊;管琪琪;;论孔子的廉政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康宇;;论魏晋《论语》学的言说范式[J];人文杂志;2011年04期

6 卓丽英;;目的论视角下简析《论语》的两个现代英译本[J];湘潮(下半月);2011年06期

7 高敏;;《论语》疑难句歧解辨正[J];孔子研究;2011年04期

8 吕娜;;简论孔孟的交友观及其比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9 郭英蕾;;略论孔子之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10 胡宇;廖文丽;;阿瑟·韦利的文化身份与《论语》翻译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国;;《论语》札记[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肖江;;信任文化探究——读《论语》之后[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廖名春;;《论语》与中国思想史研究[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4 钱逊;;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5 陈晓明;饶翔;许维贤;张清芳;郑鹏;;2006年文学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6 肖鹰;;从“求真悦学”到“视学为术”——“于丹现象”批判[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7 孙丹枫;;浅析庞译《论语》之特色——庞德个性化解读对《论语》译本翻译取向的决定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8 杝n

本文编号:2615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15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d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