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论中典型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13:53
【摘要】: 典型理论是西方文学理论重要概念之一,几个世纪以来,关于典型理论的专著与论文不计其数,但从其在美学与文论界的影响力来说,它主要还是一个盛行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的现代范畴,即主要活动舞台在18至19世纪的欧洲美学与文论中。典型理论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理论渊源与哲学基础。本文着力于考察典型理论在西方产生的历史语境与文化语境,再现其与主体性、辩证法及文学实践的关系,并细致地梳理典型理论在中国得以引入、传播、发展并兴盛的复杂原因及历史过程,力图揭示典型理论在中国得以生根成长的文化基础、历史背景,考量中国典型理论的发展与中国文化传统、历史状况、政治背景及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在此关系制约之下中国现代典型理论发展所呈现的理论特征并考察其对当代中国典型理论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33368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陆广智;;个性刻画在创造典型形象中的意义——评高尔基的“典型化”理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2 顾祖钊;“典型化”质疑[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3期
3 曹新伟;胡风、周扬关于典型理论的论争[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叶纪彬;周扬与胡风典型论争及其当代评论[J];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04期
5 孙先科;象征化与符指化:拓宽典型化叙事规范[J];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05期
6 傅莹;在文学本体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二十世纪中国典型理论影响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2期
7 朱丕智;周扬与胡风的“典型”之争[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8 高波;“典型”──坍塌中的文学迷信[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9 史瑶;典型——真和美的集中体现——茅盾文艺美学思想探讨之一[J];浙江学刊;1990年01期
,本文编号:2633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3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