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神仙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0 19:14
【摘要】: 本文以西汉一朝的神仙观念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神仙观念在西汉的盛行情况,试图以此揭示其在西汉发展到顶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神仙观念在文学史、思想史、哲学史、宗教史的重要地位,同时在纵向上关照了其与后世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本文主体共分三章: 第一章论述神仙观念的界定和历史演变。本章明确了笔者对神仙观念的认识,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神仙观念的起源、孕育、形成的演变过程。认为作为神仙观念的核心—不死观念,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老庄所描述的圣人、神人、至人等得道者的形象为神仙观念提供了神仙原型,而道家的养生思想又成为求长生的崇仙活动的依据,同时,战国中晚期的兼并战争所造成的生灵涂炭,使世人把生命、生存看得极为重要。神仙观念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方仙道的出现形成了。 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篇章,论述了西汉王朝神仙观念盛行的情况。本章阐述了神仙观念在西汉盛行的各种表现,发现其与西汉之前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神仙方术种类的多样化与操作的简单化;神仙观念在上下各阶层普遍流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神仙观念在西汉盛行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历史原因。在西汉之前,神仙观念已经有了初步发展,在社会各个阶层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信仰群体,这为神仙观念在西汉的盛行奠定了基础。其次是客观原因。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统一而稳定的王朝。在这个大环境下,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这为神仙观念的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第三是主观原因。王朝兴盛,人民安居乐业,帝王贵族生活奢华。于是人主便不再满足于一时的幸福,他们希望永远的享乐。尤其是汉武帝,他对神仙的追求、对长生的渴求令求仙活动达到顶峰,不仅对神仙方士给予丰厚的待遇,还把求仙渗入封禅祭祀的国家大典之中。这就使得神仙观念真正的盛行起来。与神仙观念的盛行紧密相连的是其对西汉文学的影响,文章主要从诗歌、散文、赋三个方面做了阐述。神仙观念渗入诗歌,使诗歌的题材范围扩大;渗入散文,使散文的故事性加强;渗入赋,促进了赋作品铺张扬厉文风的形成。 第三章论述了西汉神仙观念对后世的影响。作为道教体系中的重要方面,神仙观念的成熟与盛行是道教产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东汉末年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养生是神仙方术的一个方面,它与医学有着紧密联系,神仙家们对神仙方术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带动了医学的发展。这些影响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文学艺术的影响,神话的仙化话不仅促进了神仙志怪小说的诞生,还成为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上的表现内容。魏晋时的游仙诗也与神仙观念有着紧密联系,成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题材。
【图文】:
第三章 西汉神仙观念对后世的影响第一节 道教的产生东汉末年,,张道陵在西南蜀中自称得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 ,并造道书二十五篇创立了天师道(俗称五斗米道),这标志着中国道教的诞生。许地生在其《道教史》一书中指出“中品底神仙与下品底张陵即所谓道教”,[45]同时一个图表将道教的源流列了出来:[46]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34867
【图文】:
第三章 西汉神仙观念对后世的影响第一节 道教的产生东汉末年,,张道陵在西南蜀中自称得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 ,并造道书二十五篇创立了天师道(俗称五斗米道),这标志着中国道教的诞生。许地生在其《道教史》一书中指出“中品底神仙与下品底张陵即所谓道教”,[45]同时一个图表将道教的源流列了出来:[46]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闵丙三;汉代乐府诗里的神仙信仰[J];宗教学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文安;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锋;秦汉魏晋神仙观念的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34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34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