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桂起,翟瑞青;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思考[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蒋益;试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核心意识[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3 金惠俊;中国现代文学在韩国的译介——以20世纪80、90年代为主[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4 黄书泉;开拓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境界——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J];理论与创作;2001年04期
5 蒋益;中国现代文学地域观[J];理论与创作;2001年06期
6 王继增;《中国现代文学》重点内容辅导(1)[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1年02期
7 王继增;《中国现代文学》重点内容辅导(2)[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1年03期
8 李光荣;中国现代文学的主力军──纪念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诞生八十周年[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9 咸立强;宿命的抗争──现代文学中出走情节意蕴分析[J];克山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10 郭国昌;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关系研究述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雪松;;20世纪初叶现代文学与现代出版的关系演变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王文英;;一个城市与文学的关系——上海的现代文学(提纲)[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圣;;在高校《现代文学》教学改革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王卫平;;现代文学经典的厘定与当代文化建设[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陈伟华;;论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当代大学教学——以《阿Q正传》为例[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哈迎飞;;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当代语文教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旷新年;;现代文学发生中的现代性问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8 朱金顺;;辑佚·版本·“全集不全”——读“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论文随想[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9 王润龙;;从中国现代文学看文艺与政治的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10 杨洪承;;上海与中国现代文学社群的关系考[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清芳;日本现代文学如何摆脱困境?[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2 易晖 中国现代文学馆;发掘中国现代文学新史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金惠俊 韩国釜山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的韩文翻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张岩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现代文学中的神话书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颜同林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方言入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段美乔;现代文学学科前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陈平原;作为物质文化的“中国现代文学”[N];文汇报;2007年
8 ;关注现实 创新理论 服务社会[N];光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丽 实习生 傅海燕;周末,邀你点击现代文学[N];工人日报;2000年
10 文学所现代室;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林非;理性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群;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的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建构[D];苏州大学;2007年
3 赖斯捷;近现代湖南报刊与现代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雷启立;印刷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崔一;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7 申宜f,
本文编号:2642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42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