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社诗歌翻译选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11:34
【摘要】: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月社的诗歌翻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内在学理价值,该社的翻译活动已成为中国翻译史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中国翻译文学史研究领域,只有少量文章曾讨论新月社的译诗活动或成就。 五四初期,传统诗学体系在“转型”的文化语境中面临着生存的挑战,新的诗歌观念背离我国传统,沿着借鉴外国经验的道路上摸索进行。为了给中国新诗发展确立新的蓝本,新月诗人不断译介外国诗歌,并将一系列英语诗歌格律形式运用于译诗。以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语境为背景,受意识形态、社会主流诗学和新月社内部诗学等影响,新月社成员的诗歌翻译选材便有了其独特性。 翻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特定时期特定文化背景下选译的特定作品,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新月社成员在其所处时代语境下的诗歌翻译选材,展现当时诗人译诗的真实面貌,给近代中国诗歌翻译研究提出新的研究视角。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简单介绍本论文的目的、意义、研究结构及研究方法,对新月社的翻译研究做出简要的文献综述。第二章主要探讨新月社的诗歌翻译活动,介绍20世纪初中国诗歌翻译的特点、当时主要意识形态、社会主流诗学以及新月社的内部诗学。第三章集中讨论新月社诗歌翻译选材情况:首先概括该社团诗歌翻译的特征并统计其译诗数量,然后探讨该社成员的选材方向、选材原因以及新文化语境如何影响他们的译诗选材,分析其代表人物徐志摩、胡适和闻一多的译诗选材情况,并对他们的个别选材进行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此外,该章还简要介绍其他部分成员的译诗活动。最后一章总结全文,整体概述新月社诗歌翻译选材的研究情况,并指出论文工作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6;H315.9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6;H3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程国君;论“新月”诗派的诗歌语言美追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王强;;关于“新月派”的形成和发展[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03期
3 张少雄;新月社翻译小史: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1994年02期
4 南治国;闻一多的译诗及译论[J];中国翻译;2002年02期
5 廖七一;论胡适诗歌翻译的转型[J];中国翻译;2003年05期
6 黄杲p,
本文编号:2648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4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