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始于呐喊,终于彷徨

发布时间:2020-05-07 06:16
【摘要】: 同人杂志在五四时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与五四文化这种纠结的关系使其本身具有空前的复杂性和与生俱来的脆弱性。《语丝》是五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同人杂志,一方面继承了《新青年》的办刊风格和文学理念,另一方面又伴随着五四走向最后的衰落。《语丝》1924年创刊于北京,1930年终刊于上海,历经了将近七年的时间。因此,研究《语丝》主要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语丝》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五四多元丰富的文学场的消解,《语丝》也由丰富、自由、多元走向单一、枯涩、缺乏生气。《语丝》的这种变化也正是五四文化本身在衰落的表征,而《语丝》则成为了一段文化的记录,它的兴衰沉浮与五四文学场的整合与破裂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以往对《语丝》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关注它的变革的力量,如对白话文的提倡以及有力的社会批判。而在这里,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它的变革力量,我们的目光也放在了它对内心的关注和情感的表达。《语丝》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同人们的喜悦与哀愁,痛苦与思索,也记录着在五四即将结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时,同人内心的焦虑以及他们对人生和自我的思考。 此外,我们还应回到文学史本身,重新定位《语丝》的意义和价值。《语丝》除了散文和杂文的创作之外,还在民间文学研究、小诗的创作,翻译及直译理论等方面有所成就。在《语丝》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学表达的丰富性和广阔的创作空间。因为《语丝》的自由和宽容,文学的多样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透过《语丝》来看五四文化的变迁,从文字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学自身的发展,也有这个时代罩在人们心灵上的面纱,以及在文学背后政治、经济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图景。《语丝》像一个纯真的少年,带着五四理想灿烂的光环,却走向一个复杂而莫名的世界,在喧嚣声中走向沉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6;G239.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飞;;弘扬五四精神的现实意义[J];才智;2011年24期

2 朱威;王达敏;;《语丝》中不应被忽视的重要作家——川岛[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毛霞;;五四运动史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4 万春怡;;“走出家庭”——五四思潮的交响乐章[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5 田苹;孟凡明;;有关“五四运动”的教学资料研究[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年07期

6 曾穗菁;;瑕瑜互见的变奏曲——丁玲“向左转”问题的再思考[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何伟;;对“孔子热”的冷思考[J];探索;2011年03期

8 许姗姗;;颂歌时代的颂歌体——《人民日报》(1949-1966)诗歌研究[J];励耘学刊(文学卷);2010年01期

9 ;“中天杯”甘肃省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青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隆重开幕[J];新一代;2009年06期

10 吴昊;;反思论战[J];东方养生;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醒;;五四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振兴[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鲁丹成;桂孙来;;弘扬五四运动精神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3 忆真;;破冰开航还是倒行逆施?[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4 王岱英;;试论五四时期新诗中的爱国主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5 谢有顺;;“他在,就还不是完全的黑暗”——纪念巴金逝世一周年[A];细读《随想录》[C];2008年

6 陈俊愉;;在重大庆祝之年展望中国园林前进之路——纪念达尔文诞生200年和《物种起源》出版150年、五四运动9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2009[C];2009年

7 斯·玛尔科娃;姜铮;;《女神》与外国诗歌[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8 陈思和;;《你我巴金》系列丛书 总序[A];细读《随想录》[C];2008年

9 沈蓓绯;;五四运动激发了瞿秋白的创造精神[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10 赵文芝;;当代青年要提高素质承担历史使命[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济南 张惠民;《语丝》与《语丝》社[N];中国文物报;2002年

2 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 练月琴;弘扬五四精神 团结带领全省青年 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而奋斗[N];新华日报;2009年

3 徐玢 张晶 朱佳妮 胡钰 (本报记者 徐玢 张晶 实习生 朱佳妮);今天,我们怎样弘扬五四精神[N];科技日报;2009年

4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组 执笔 徐晨光 黄象品;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N];人民日报;2009年

5 本报评论员;弘扬五四精神 谱写青春华章[N];陕西日报;2009年

6 本报评论员;弘扬五四精神 开创美好明天[N];光明日报;2009年

7 记者 柳晓森 王建新 田豆豆 魏贺 杨彦 余荣华 颜珂;五四精神点亮前进之灯[N];人民日报;2009年

8 新华社记者 孙承斌;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夺目的时代光芒[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弘扬五四精神 肩负新的使命[N];云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魏银燕 李仲宏;传承五四精神 争当时代先锋 在推进“两个加快”进程中谱写壮丽华章[N];阿坝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立民;五四精神的叙述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7年

2 张红军;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D];辽宁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语丝》的现代性追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西芝;新文学思潮变迁下的上海期《语丝》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张杨;始于呐喊,终于彷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威;《语丝》与中国现代文学[D];安徽大学;2012年

5 王世炎;周作人与《语丝》[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余望;周作人前期的期刊编辑活动与编辑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丹;市民精神录[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s

本文编号:2652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52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d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