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弘明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16:22
【摘要】: 道宣是南山律宗开山之祖,著有多部佛学著作。《广弘明集》是其编纂的佛教思想文献集。全书三十卷,收录一百三十余人的一百八十多篇文章。这些文章是研究汉魏以至唐初社会、历史、宗教、文化的第一手文献。但《广弘明集》成书于佛、道争论异常激烈的唐高宗时期,有明确的弘法护教的宗教目的。此一宗教动机,影响了《广弘明集》辑录文献的态度和文献的客观性。因此,本论文是对《广弘明集》所收录文献进行辨伪存真的工作,其次才探讨文献所包含的文化内容。 论文前四章基本围绕《广弘明集》辑录文献的客观性这一问题展开。涉及道宣的籍贯和宗教活动,《广弘明集》版本、资料来源和编纂体例、思想,以及《广弘明集》辑录三教论争文献的真伪。在文献和历史相结合的考察中,论文认为,《广弘明集》的前十五卷集中收录了有关三教论争的文献。在唐初三朝道先佛后的宗教政策和佛道论争日渐激烈的宗教生态中,《广弘明集》的成书同时受到客观求真和主观作伪两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前十五卷的文章既具有相当大的文献价值,又存在佛教徒篡改和故意误读的痕迹。这一部分文献,使用时需慎重。 论文后两章主要从《广弘明集》辑录文献探讨南北朝时期的宗教史和佛教与文学的关系。其中涉及北周灭佛后的佛教活动、夷夏之辨与隋前佛经翻译版本、南朝的佛道论、佛教与宫体、佛教苦谛思想对中古文学的影响、佛教降魔文等等。论文认为,北周灭佛后的佛教活动三教融汇对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隋前佛经传译中不分胡本、梵本与华夷之辨的观念有密切联系;佛教观念对宫体诗的兴盛影响极大;佛教苦谛观念对中古悲苦文风的形成和演变有重要影响;佛教降魔文具有多重文化价值。 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的和历史的研究方法,辨伪去妄,求真存实。《广弘明集》辑录文献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对《广弘明集》的个案研究,,有待于继续深入。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53230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傅红;梁朝萧氏家族文学活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53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5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