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后殖民理论与中国文化身份认同

发布时间:2020-05-13 18:17
【摘要】: 1978年,作为“当今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之一”的萨义德出版了《东方学》,它标志着后殖民理论的体系化和理论化。以种族、帝国、族性为主要内容,后殖民理论开启了对“当代欧洲大陆的文化理论的方法范式”进行分析的模式,,发现了“隐伏”于殖民主义和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殖民现象,图绘了其中世代传承的意识形态基因,点破了虚构、歪曲东方的种种符号操演,从而为东方、第三世界民族国家认识他者和自我、建构自我的主体和文化身份提供了新的理论“透镜”。 在中国,后殖民理论被重视的重要原因是,人们迫切希望认识在追求现代化、参与全球化过程中遭受不平等、算计和陷阱背后的因缘,寻求自身表达和建构的方法、途径,从而以平和的心态、宽容的认知、理性的建构应对挑战,在与他者对话、协商、交流中壮大自己。本论文分析了后殖民理论的贡献和不足,肯定了其启示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洞见”。 意识形态不但深刻影响和规训着国家内部的各类主体,而且直接影响着国家之间关系的处理和文化交往。建构相对自主自足的主体,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类交流交往,加入到不同主体的无调大合唱中去,是每个国家、尤其是前殖民地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美好愿望。然而,在不平等的全球化进程中,这种愿望的实现依然困难重重。在主体的建构和文化身份认同中,作为政治的“晴雨表”的文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提出了“超越选择”的核心观点。超越选择,不仅是超越他者的意识形态构拟,超越他者维护假想利益的现实选择,超越他者文化设定的道路和模式限制;更重要和更困难的是超越自我的意识形态认同和地域政治想象,审视自我对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及文化心理“传统”的建构;放弃回到自身、回到传统纯正身份的梦想。超越单纯模仿、依照他者形成的经验模式规范自己丰富多彩实践的空想,超越单一理性或非理性的态度。坚定而自信地抒写、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把自己写在全球共同的架构中,为自己寻找和安排一个合法、合理的位置。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和抉择。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利琴;;后殖民语境下粤语英化现象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杨嘉悦;;歌剧《原野》之后殖民主义初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3 王丽华;;浅析《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霸权崇拜[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张斌;常亚慧;;大学教师身份认同的文化逻辑——后殖民理论的视角[J];当代教师教育;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娜;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殖民”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应对[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玲;通往第三空间的身份之旅[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锐;多重文化圆融整合下的“一个中国”的身份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4 杨嘉悦;后殖民主义理论视野下的中国歌剧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斌;全球化语境中的大学教师身份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鑫鹏;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文化身份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肖亚楠;身份认同与种族意识[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2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62348.html

上一篇:苏轼尺牍研究  
下一篇:魏晋论体文研究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9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