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再阐释
发布时间:2020-05-20 23:18
【摘要】: 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虽然对现代文学经典的阐释活动仍在继续,但已经逐渐沉入到学理的层面,未见有如前此时期那样剧烈的价值冲突。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西方某些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学研究视角的引入,尤其是将现代性问题应用于文学研究,也逐渐消解了这种价值冲突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对立,使得这种学理层面的经典重释更少一些政治色彩,更具有一种理性的深度和普遍性的意义。同时,随着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电子传媒的发达,对现代文学经典的重释,也开始由传统的文学接受和文学批评的方式,转向电子传媒的图像化方式。这种方式的经典重释虽然更多地是通过一种艺术转换或曰再创造的方式完成的,但其中所隐含的价值冲突却丝毫也不曾稍有增减,相反,却因为某种后现代观念的介入,而用种种软化、杂糅、戏谑、狂欢的方式,消解了这些文学经典所固有的理性和规范,结果便使得这种对经典的重释过程,成为对经典的一种颠覆和重构。现代文学经典也因此而面临着一种不是来自阐释的历史过程,而是来自于从“现代”自身衍生出来的一种名曰“后现代”文化的严峻挑战。但是文学经典所具有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文学经典的处境和命运的探讨成为当前文学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对文学经典的关注随着语境的不同而各有侧重,十年前大家关注的是给文学经典排座次的问题,近年来更多的是在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语境下对文学经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讨论。研究涉及范畴很广:从审美范畴、意识形态、文化权力到经典与时代,但是很少从整体上来描述文学经典在大众文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较少论述文学经典被重释的总体状况。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首先是对文学经典在当下命运的全方位的总结:文学经典戏仿化、文学经典通俗化、文学经典实用化分析其异同,体味文学经典的阐释的多样性;其次,分析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学经典的审美性的变异、文学经典消费化的趋势,历史怀旧情绪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最后从接受角度,谈文学经典重释的合理性:旧有的真理若要保有对人的心智的支配,就必须根据当下的语言和概念予以重述。人们在过去对真理所做的最为有效的表述,已日渐失用,因而也就不再含有明确的意义。尽管这些旧真理赖以为基础的理念的确定性一如往昔,但其语词(甚至当它们指涉的依旧是我们在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时)却已不再传送它往昔的信念;其论辩的情境也不为我们所熟悉;而且它们对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也几乎无力做出直接的回答。 对文学经典的阐释和重释,是一种历史性的活动。其中既包含有因历史的变动而引起的阐释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的变化,也包含有这种阐释和重释活动的历史本身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所隐含的一种阐释的契机或可能性。任何违背这种历史原则的现代文学经典阐释和重释活动,都有可能把这种阐释和重释活动,导向阐释者个体的现代生活经验的表达,从而引发一种阐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倾向。或者,为着印证某种最新的社会文化理念,尤其是从西方引进的最新的社会文化理念,把对文学经典的阐释和重释活动,变成对这种最新的社会文化理念的注解。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7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学明;;文学经典的返魅重释[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颖;;浅述文学经典面临的挑战[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於可训;阐释的历史与历史的阐释[J];江汉论坛;2005年02期
4 陈漱渝;重释经典要警惕政治误读[J];江汉论坛;2005年02期
5 李晓筝;;以文学经典为中心促进文学教育的发展[J];文学教育(中);2014年05期
6 胡椿杭;;当经典成为符码——现代社会文学经典的符号学释义[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李春媚;;文学经典影视化的文化悖论[J];电影文学;2009年01期
8 于t,
本文编号:2673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73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