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野中的诗话神学
发布时间:2020-05-20 23:19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进入新时期,以李泽厚为骑手的“新启蒙”运动继承“五四”启蒙精神,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但“五四”启蒙运动形成的一系列“现代”话语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显得不切合时代的要求,对“启蒙精神”应该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 刘小枫的“诗化神学”是“新启蒙”运动之中独具特色的思想角度。《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三本书提出与论证了“诗化神学”的主要观点,其中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是《拯救与逍遥》一书。它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方法,用基督教的神义论价值对抗现代社会全世界范围的“虚无主义”思想,同时也得出中国儒、释、道传统没有超验的维度,不是稳定的价值根基的结论。“诗化神学”的“基督教神义论”的价值拷问在反思理性主义哲学过程中接通了西方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试图超越中西文化比较中的民族主义立场,对“血四”启蒙运动形成的“现代话语”模式和思维模式有所突破,,对新时代的历史任务有着自己的理解,但是在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上低估了不同文化传统之间比较的难度,其论证与结论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步入市场经济轨道,现代化的弊病更多的显露出来,王晓明等发起的“人文精神”讨论与刘小枫当年对“虚无主义”的批驳遥相呼应,“现代性”问题成为学界的显学。在新的历史时期,“诗化神学”的价值批判立场应该得到再次审视,而它本身暴露出的许多问题也将成为今天学术研究的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6.7
本文编号:2673355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小枫;现代学的问题意识[J];读书;1994年05期
2 朱贻渊;鲁迅的价值情怀及其文化定位兼与刘小枫先生商榷[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3 张远山;废铜烂铁如是说——读刘小枫《尼采的微言大义》[J];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09期
4 周宪;现代性的张力──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J];文学评论;1999年01期
5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J];文艺争鸣;1998年06期
本文编号:2673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73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