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08:48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宋代诗学中的心性中和诗学观念。本文认为要求心性中和是宋代诗学的重要特征。所谓心性中和诗学即是指由于宋代心性学渗入诗学,诗学表现出来在诗歌的本旨与功用、创作主体的修养与蓄积、诗歌表达方式、表达的效果及品鉴等各个方面的中和要求。 宋人早已指出《尚书·洪范》的“皇极”与《诗大序》的“发乎情止乎礼义”皆就“已发”而言,而子思《中庸》的“未发之中”才是儒者自有之“乐地”。宋代士人讲求心性中和更与天道的流贯结合在一起,“天命之谓性”将天道与人道打通,宋儒找到了“性与道俱”的入口。道必善,道必全,而“成之者性也”,性也就获得了“中”的本然属性。只有修得“未发之中”,才能使“已发”之情,发而皆中节,无往而不中。 中国古典诗学本有著主张诗人心志与诗歌内容的一致、诗人气质与诗歌风格的一致的传统,即如姜夔所说的“如印印泥”。宋代儒者与诗人的身份的重新合一,心性学对情性的中和要求使“诗者,吟咏情性”一变而为“诗所以发性情之和也”,诗歌从性情的写照变成对性情之和或与性情之正的写照了。正是这具有宋代特色的心性中和精神的渗入才使宋代诗学表现出了以下一系列的中和要求。 如本旨与功用方面,诗歌作为天地之和、政教之和、性情之和的同构与写照,即源于中和之心性在诗与天、诗与政、诗与人之间的流贯,而正是这 檬的同横典窝照使持歌镬得了中和的属性典壹任。 在持人修餐方面,一反六朝以来的重自然才氧,而提倡蔷氧,氧以御才、 擎以餐才。要求涵餐性情,消减主艘情赌臀泄的偏激,以心性中和典封道的 固守来超越人生的窜连隙遇,典道偕行的胸懊使他钠放连龄隙遇的窜通典人 生的坎坷,他佣以一踵平和的心悲来颧照人生的夙雨典仕宦的沈浮。 性情典氧鬓的中和成篇宋代持歌要求中和的核心要素,但追只是具借了 一侗基硬,心志典吟脉之简攀竟逻有一段不短的距雕。宋代持李不谨要求感 情的“癸而皆中邹”,遗要求感情流露转持的“有筋’,,追就是表逢的平易舆 含蓄。正是基龄追檬的表连输,“有箭故有除”,宋代持李追求平淡而又爵味 熬穷的美攀境界。 宋代持李更将中和的原fllJ延伸到了品璧,也即是擅者封中和之爵的接受 典理解。擅者患孩基放自身的中和之本性来理解持歌,以“然邪之思”擅持, 甚至提“有邪”之持中擅出“然邪”之思来;典表连的平易相患,平易之爵 富然磨以平易之心擅之。“置心平易始知爵”,咋宣者膺具借平易的心憨来理解 爵意,而反封穿擎;典表连的含蓄有筋相磨,持歌的簇味然窜RlJ要求擅者涵 泳飒捅,以求逐渐把握爵歌的然窜的簇味。 基赞以上玫虑,,本文以如下携涸部分来展阴输述。 第一章,源流典羲界。中和颧念源速流畏,宋代中和颧念的褚多鲍畴也 自前代袋承而来,而更多创新,必须封它们造行清理,才能更篇准榷地把握 宋代中和貌念的特臀。所以第一郁封周漠以来的中和颧念遭行史的清理,力 圆理清中和颧念的源颐典流燮,业注意将之典宋代中和颧念遭行比较,以圆 晃出宋代中和觑念的特臀。第二箭fllJ在清理的基磺上官拭封中和觑念造行簌 畴界定。亚同峙在比较的基磷的上封“中庸”、“中正”、“平和”、“平淡”、“筒 易”“中颧”、“辩橙”等相容典相颊鲍嚼造行定羲。 第二章,本旨典功用。宋代持李将持歌放在宇宙、社含、人生中来玫察 其本臀,而中圃傅统思维智惯以用篇艘,也即是所渭的适用角度来玫察事物 的本鬓。本章主要孜察了持典天地、爵典政教、爵典心志的阴像,亚捉爵歌 封赞天地、封龄政教、封龄心志的功用来榷立其本鬓,由放中和颧念忽篇宇 ①张载《张子全香》卷一十三《雄爵.题解持筱》 宙、社舍、人生磨孩虚放一踵普遍和揩状憨,持歌作篇追踵和抬状悲的同横 典映射,也镬得了“和”的属性典竟任,而J自性的中和成焉天人相合、政教 平和的基黔。 第三章,修餐典蓄精。本章主要封毓宋代持人的修善典植累简题。宋代 士人清求心性修善,故而心性修善寅焉宋代持人修餐之主要内容。他佣用梭 天的修善来改造先天的才氧,通遇心性的涵善HlJ得到情性的中和。特别是宋 代士人以道的固守来超越命遇的坎坷典仕宦的窜通,最篇能兑出宋代心性中 和的特色。 第四章,流溢舆呈现。本章主要探封“鞍而皆中筋”在表连屠面的遍用。 基龄持人的修餐舆蓄梢,宋代爵李要求表逢的自然流溢,“癸矢龄持满,流波 龄既溢”,①蓄精之矍而须约而出之,其中包括表逢的筒易舆含蓄。另外登舆 豹的封输又涉及到文典鬓、工典拙等一系列简题,虚理追些尚题也须以中和 篇原RlJ。宋代的文鬓中和不再限砖前代的所渭内容典形式参半的修醉鬃屠面, 更由赞性情中和的蓄植,而要求形式的鬓模典内容的登富。由龄追檬的具有 宋代特色的文臂中和,宋代持李镖皋一踵平夷潭厚的和平之格。 第五章,解貌典涵泳。本章主要射毓品璧屠面封中和性情舆中和表逢的 回磨。第一箭主要捉宋代榆“思热邪”在作者典翎者之简的贯通焉切入黯。 指出宋代中和持颧不谨在作者一方要求思熬邪,更在擅者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魏崇周;;20世纪以来邵雍文学思想研究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崇周;邵雍文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司志杰;彭汝砺诗歌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5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75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3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