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6.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文学批评》2016年总目[J];中国文学批评;2016年04期
2 殷国明;;从“批评主义”到“批评的文化”——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文化思考与选择[J];文艺争鸣;2016年12期
3 殷国明;;从“炮声”到“狮吼”——关于近世中国文学批评的发生机缘与机制[J];文艺争鸣;2017年06期
4 马青山;;阔大睿智的雷达[J];丝绸之路;2018年04期
5 徐鹏;;近现代之交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J];青年文学家;2017年08期
6 ;《稀见明人文话二十种》[J];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7年01期
7 崔建楠;;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现代转型解析[J];报刊荟萃;2017年10期
8 谢燕;;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现代转型述要[J];名作欣赏;2014年23期
9 闫月珍;;器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以《文心雕龙》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10 贺根民;;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方法论发微[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胡亚敏;;中国文学批评三十年[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2 庄桂成;;胡风与苏联模式文学批评[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万民;;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书目(1900—2010)(上)[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九辑)——中国文化的价值论与文体论[C];2014年
4 黄念然;;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5 张万民;;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书目(1900—2010)(下)[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辑)——中国文论的思想与智慧[C];2015年
6 张清民;;试论《讲话》中政治批评的合理性与局限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徐志啸;;论古诗阐释与语际批评家——刘若愚中国文学批评论之二[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二辑)——中国文论的古与今[C];2011年
8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 孙辉;反思理论范式 推动学术自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2 梁苑茵 撰稿;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精神史困境与社会史症候[N];社会科学报;2017年
3 刘跃进;文学基本理论问题的再思考[N];文艺报;2017年
4 记者 杨晓华;“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在京成立[N];中国文化报;2014年
5 记者 王国平;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成立[N];光明日报;2014年
6 李建中;对中国文学批评传统的创新与超越[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含羞草;给中国文学批评定位[N];文学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吕莎;理论蓬勃生长 批评充满力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9 记者 邓之湄;重塑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力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10 李遇春;“赶任务”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困惑[N];文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庄桂成;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邵滢;中国文学批评现代建构之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闫月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进程[D];暨南大学;2002年
4 李锋伟;1898~1927:西方文学理论早期引介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乐;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2 张魏曼童;浅析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D];西北大学;2014年
3 赵静芸;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公秀梅;论媒介变革语境中的中国文学批评[D];新疆大学;2007年
5 王蕾;大众传媒时代下中国文学批评现状探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吴茜;方孝岳文学理论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7年
7 史丽坤;朱自清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建立[D];山西大学;2014年
8 张林光;论20世纪初中国批评文体的现代转换[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佳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丹;当下中国文学批评话语“语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77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77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