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

发布时间:2020-05-22 23:50
【摘要】:文章作者认为,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区别,并不仅仅是时间维度上的先后,现代文学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产物,两者在思想意识、审美趣味、语言工具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现代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机制与古典文学有了本质的区别。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是中国传统文学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产物,也就是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那些影响文学发展的内在因素在沈从文创作过程中起到了最根本的促进作用。因此只有把沈从文的创作放在现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从影响了现代文学发展的那些新因素中加以分析,才能说明沈从文文学创作成功和失败的意义所在。 文章考察了乡土、都市、出版、大学、女性、政治等六个方面因素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其中,都市、传媒、大学等因素属于新出现并深刻影响了现代文学发展的因素,乡土、女性、政治等因素虽并非新出现,但其内涵与古典文学时期相比有了巨大的差异。 第一章从乡土因素的角度考察了湘西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从1924年沈从文发表第一篇作品到1949年他基本放弃以一个作家身份从事文学创作为止,湘西在沈从文创作中的影响情形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24年到1927年为第一阶段,湘西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只是提供了一种原料,因此他所描绘的湘西世界,可称为“原型的湘西”;从1928年到1936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沈从文创作上完成了从简单的叙写自身经历到以文化视角来审视社会人生的根本转折,依照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理想人性的追求,沈从文在作品中虚构了一个“湘西世界”,因为这一虚构世界所具有的文化批判价值,可称之为“文化的湘西”;从1937年到1949年为第三阶段,由于民族危机的紧迫,这一阶段的创作中沈从文转换了审视湘西的视角,开始以一种历史纵深的目光来观照湘西,把湘西作为诊断民族文化病根和追寻民族出路的历史文本,因此第三阶段呈现在沈从文作品中的湘西可称为“历史的湘西”。 第二章从都市角度分析了沈从文文学创作的成长历程。20年代初,由于五四新文化群体的分化,各成员的思想分歧公开化,由此在北京形成了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这为处于文学起步阶段的沈从文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空间,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翔宇;;“乡下人”身份定位与沈从文小说的生命模态[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张德明;;乡土的诗意空间——评《辽阔的故乡》[J];星星诗刊;2011年06期

3 李舒杨;;20世纪30年代抒情小说的领军人沈从文[J];语文学刊;2011年11期

4 刘醒龙;;乡土的小小自由[J];幸福(悦读);2011年08期

5 果子林;;乡土[J];文苑(经典美文);2011年08期

6 胡斌;周时富;;沈从文小说中的鱼意象[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王凌;;现代“乡土叙事”的古典经验——从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乡土意象说起[J];小说评论;2011年04期

8 张维芳;;朴素清新的乡土生活立体画卷——读李立泰中篇小说《故里素描》[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6期

9 聂茂;;长剑善舞的诗歌君子——郭辉勾勒[J];文学界(专辑版);2011年07期

10 红狼;;漂泊的乡土(组诗)[J];星星诗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溯;单蓓;杨平;袁冬梅;;昆明地区乡土观赏灌木选择与推广应用[A];中国植物园(第十三期)[C];2010年

2 唐云;;土地的角色——论傅恒的“鸿雁坝系列”小说[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吕晓宁;;农民回流、乡土再建和田园经济[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年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王卿芳;;乡土文化挖掘保护与新农村建设[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5 张国亮;;论十七年少数民族诗歌的乡土生存[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6 门秀山;;儿童的歌谣,时代的声音——简谈乡土儿歌的搜集和整理[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7 张渝庆;宋志宏;陆筠;;城乡土地利用数据库一体化管理方式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巨晓棠;;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乡土壤肥力调查的启示[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金祥;;简析农村中学乡土德育教育资源的利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周陆妹;;以乡土体育文化为载体探索课程园本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禹建湘;后现代语境下的乡土想像[N];文艺报;2005年

2 侯宗高;欢迎下派干部多些“乡土气”[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3 托尼·朱特 王雨檬 编译;《乡土式微》:一位已故学者的深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记者 庄初阳 鄢鸣;龙泉绿化打出“乡土牌”[N];丽水日报;2011年

5 郭瑾;沈从文在北京[N];文艺报;2011年

6 王U,

本文编号:2676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76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7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