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诗经性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09:17
【摘要】:《诗经》作为先秦诗歌巨著,其内容覆盖了漫长的时代和辽 阔的地域,它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艺术表现力,反映了恢宏 深厚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其中包括先秦的社会现实、婚姻现 象以及性伦理的演进过程。历代学者从语言文字学、历史地理学、 生物学、名物制度、天文学、音乐学等学科角度对《诗经》。展开 研究,相关著述可谓汗牛充栋,“性文化”视角却鲜为使用,本文 试图通过性文化这一新视角研读《诗经》文本,从而获知中国先 秦社会的伦理观念、礼法风俗和宗法制度的概貌,浅略概括人类 基本生存问题、人类种族优化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对先秦 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以及两性关系的宏观控制。 由于《诗经》时代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替变化,各个地区社会 政治经济状况发展的不平衡,使与其相应的性文化现象呈现出纷 繁芜杂的状态。笔者无法仅仅以时间作为切割点简单地把诗经时 代横截为几个历史阶段,而只能以性文化的社会制约强度为依据, 把《诗经》所反映的性文化进程划分为相对独立又交融承接的三 个发展形态进行阐述,它们分别是:性文化的滥觞时期、爱情燃 烧的岁月、克己复礼的伦理时代。这三个阶段的性文化有各自的 特点,“欲”、“情”、“理”分别成为三个阶段性文化的主要支配因 素。准伦理的“情”净化着“欲”,超伦理的“欲”又转而升华着 “理”。本文试图以“欲-情-理”三维环融又各有侧重的发展走 向为主线解析《诗经》时代的性文化,以获知在物竞天择的自然 规律下,先民如何从自发到自觉地对个体的“性”进行社会的集 体规范,以最终实现整个民族“种”的延续和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苗纯娇;《关雎》、《东方之日》、《九m》的巫术咒语因素解读[D];延边大学;2011年

2 周华;崇拜与狂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博;《诗经》格言与中国传统文化[D];郑州大学;2012年

4 戴于乐;“星宿下凡你”的民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1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81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9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